对于很多人来说,脂肪肝和糖尿病似乎是两个完全不搭边的疾病。实际上,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21%~78%(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而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比例更高,占50%~70%,且大多为中度以上,并且多数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前期或早期就已出现脂肪肝,因此,又将现在还没有糖尿病的脂肪肝病人视为2型糖尿病的后备军。
肥胖伴发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形成的共同机制。现已公认,脂肪肝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脂肪肝患者是个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要及时筛查糖尿病
一旦诊断为脂肪肝,应该到医院的相关专科就诊,首先要明确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如与各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肝损害以及酒精性脂肪肝进行鉴别。然后了解肝功能受损程度。肝损伤的程度与肝脏脂肪含量有密切关系,脂肪沉积越多,肝脏损伤越重。因此需要测定肝脏脂肪含量。对于一些反复肝功能异常而诊断不明的患者仍然需要进行肝穿刺病理诊断。
对脂肪肝的重视不能仅仅放在肝脏上,由于脂肪肝患者是个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所以对脂肪肝患者必须筛查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筛查方法十分简单,通常采用标准的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糖耐量试验可以早期诊断是否有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的程度以及确诊是否为无症状性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最常见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最常见危险因素,因此通过运动和节制饮食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整血脂紊乱是治疗的最基本措施。对转氨酶增高的肥胖个体应控制体重使其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内。
当体重下降5%~10%时,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减肥速度不宜超过1.5千克/周,否则反而会使脂肪肝加重,并易诱发胆结石,理想的减肥速度为0.5~1.0千克/周。
目前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主要有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药物能促进外周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故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进入靶细胞后与核受体结合,通过调整多种影响糖、脂代谢基因的转录,进而放大胰岛素的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此类药物有罗格列酮和环格列酮等。少数患者用药期间可出现肝损伤。
糖尿病也会诱发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缺乏容易引发肝脏的脂代谢紊乱。另外,糖尿病患者肝脏对糖的利用减少,释放增加,也是引发脂肪肝的原因。
因此,脂肪肝患者要重视脂肪肝,警惕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病情,避免脂肪肝!
糖尿病控制较好者,其脂肪肝可逐渐消退。
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厌食、腹胀等,可有肝大,糖尿病控制不好的患者肝肿大发病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