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筛查(Hearingscreening,HS)是指对某一特定人群进行简单快捷的听力学检测,从中查出存在或可能存在听力损失的个体、亚群体或群体,并根据筛查的目的和结果作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提出下一步处理的建议或追踪观察。根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1‰-3‰,而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则可达2%-4%.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早期作出诊断和早期进行干预。新生儿听力筛查(Neonatalhearingscreening,NHS)是指对新生儿进行出生后在住院期间指定时间内(通常为2-5天)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受试儿划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未通过筛查的新生儿为可疑听力障碍群体,必须在出生42天内在接受复筛,如仍未通过则应转至专门的听力诊断机构(如设在我院耳鼻喉科的广州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在3个月内完成诊断性听力学检测和评估,最终确定是否真正有听力障碍及其程度和性质,并在6个月内确诊并提出和实施干预的建议。
我们提倡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Universalneonatalhearingscreening,UNHS),是指对全部或绝大部分新生儿进行的听力筛查。对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和6个月后进行干预的效果是不同的,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而且一旦在此期间内接受干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明显优于晚接受或未接受干预者。以上数据和事实表明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说明了尽早发现婴幼儿的听力障碍并给予及时的干预是减少聋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正常的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如美国JCIH2000年声明推荐的高危因素: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h及以上者;2)有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3)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家族史;4)颅面部畸形,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异常;5)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6)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目前应用于听力筛查的技术主要是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两者联合应用可以降低误诊率。
我科听力诊断中心主要对来自广州市各级妇幼保健院听力筛查不通过的新生儿以及因疑有听力障碍或语言障碍的婴幼儿进行听力学检测、评估,确诊并提出实施干预的建议。目前我科主要的听力学检测项目包括: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OAE),声阻抗等。
1、听觉诱发电位(ABR).ABR是通过记录人接受听觉刺激后产生的电信号,通过一系列电路放大、识别技术而得到的听觉通路上不同神经元的电位波,而对听功能进行评估。ABR的特性和可重复性是完全独立于受试者的状态且能够在受试者处于清醒、睡眠、麻醉下获得。因为这一可重复性,人群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对那些听觉通路失调的敏感性,使得ABR成为临床评估和术中监测的一项重要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选及客观听力评估。
2、耳声发射(OAE).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鼓膜的传导释放入外耳道,并能在外耳道中检测出来的声音能量。耳声发射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全新概念的听力检测技术。同样也具有快捷、客观、准确、无创的优点。非常适合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听力筛查和评估。使用OAE进行筛查时,要注意以下情况:a耳塞是否完全插入外耳道;b导线连接否;c耳道有耵聍否;d中耳病变否;e婴儿多动否等,以减少假阳性率。
3、声阻抗(鼓室导抗测试):声阻抗测试是测量外耳道压力变化过程中的声阻抗值。通过对鼓膜、中耳系统声能传递过程变化的测量,了解中耳功能状态,传音性听力障碍特征,是目前所有听力检测技术中了解中耳功能状态的最有效、最准确的手段。同样也具有快捷、客观、无创、准确四大优点。使用声阻抗进行检查时,要注意以下情况:a耳塞是否完全插入外耳道;b导线连接否;c耳道有耵聍否;d婴儿多动否等,以减少假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