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衰竭的预防方法

发布时间:2020-11-2059184次浏览

各种病因的慢性肾脏疾患,往往呈现不可逆性进行性肾脏损害,直至发展成终末期肾衰。因此慢性肾衰竭的早期预防显的相当重要,所谓早期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是指在慢性肾衰发生前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性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或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积极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

2.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险因素应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严重感染、脱水、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肥大症)、创伤等因素,往往可使原有肾脏疾病加重,肾功能恶化,促使肾功能衰竭发生。实际上,经常性的、高质量的随诊,可减少或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发生,或及早发现并加以纠正。

3.合理的饮食方案低蛋白、低磷和低脂饮食,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已被得到实验室及临床的证实。目前强调为了预防慢性肾衰的发生,血肌醉在159.1微摩尔/升时就应该限制蛋白摄入量。

4.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能控制全身高血压,而且能纠正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有延缓肾衰竭发生的作用。临床常用药物为卡托普利、洛丁新和利压定等。

相关推荐

01:57
肾衰竭会发烧吗
肾衰竭大多数人群不会发烧,但是肾衰竭的人群并发了感染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发烧。肾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了肾功能的损伤,急性肾衰竭经过规范的积极的干预治疗,大多数是可以恢复的,除了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后也会导致肾功能下降。慢性肾衰竭经过积极的治疗能够控制并发症,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当肾衰竭的病人合并有感染的时候就会出现发热,需要根据引起感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肾衰竭能治愈吗
肾衰竭一般是不能治愈的。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首先急性肾衰竭是指短时间内出现的肾脏功能衰竭,不能及时地将水、各种电解质及毒素排出体外。一般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急性肾衰竭可以缓解甚至治愈。而慢性肾衰竭,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慢性肾衰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基本上不能够治愈。患者一旦确诊为肾衰竭,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做治疗,这样才能够控制住病情的发展,避免发展为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1

104894次收听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表现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患上了肾衰竭,这种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威胁。1、浮肿症状:这是因为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液体潴留在体内组织间隙,早期仅在踝部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减轻。2、困倦、乏力症状:肾衰竭早期症状中最早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由于惹起困倦、乏力的缘由的确太多了。则更易被忽视。3、血尿:在发生血尿的同时,一般不伴疼痛或其他症状。血尿往往是间歇性的,发生一段时间后会停止,但会反复多次发作。所以在第一次血尿时就引起注意,及早就医,就可获得早期诊断。4、腰痛:大概会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腰痛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被患者误诊,所以对于患者应该谨慎。5、高血压:肾衰竭病人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语音时长 01:42

2021-04-16

93616次收听

早期肾衰竭如何治疗
治疗肾衰竭是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患上疾病之后,却不知道怎么入手治疗,这样子的话,往往会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间,影响了身体的康复,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早期肾衰竭如何治疗这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要更加注意了。
肾衰竭的治疗药物
肾衰竭是肾脏纤维化进程发展到后期以后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在用药上也比较复杂,不能盲目用药,在治疗肾衰竭时候,采用药物应该根据患者的真实病情针对性的制定符合其病情阶段的正确、合理的选择治疗,那么衰竭的治疗药物有哪些呢?
怀孕为什么得肾衰竭
一提到这个肾衰竭的病大家都是很陌生但是衰竭又很恐怖,肾衰竭指的是人体肾器官的功能衰退,一旦出现肾衰竭的问题,人体的正常运转有了缺口,从而引发各种危害,严重者危及生命,所以说,肾衰竭是大家需要重视的疾病,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怀孕为什么得肾衰竭。
肾衰竭适合什么运动
肾衰竭患者全面保健的措施,在生活中如果肾衰竭患者不主动积极的采用保健措施来促进自己的病症解除,那么就会导致肾脏功能衰退的速度加快,下面给大家介绍肾衰竭适合什么运动,患者一定要积极采用,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于双侧肾衰竭的介绍
双侧肾衰竭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那么对于双侧肾衰竭我们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将结合双侧肾衰竭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了解下双侧肾衰竭,让大家认识到什么是双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严重吗
急性肾衰竭其第二阶段也就是少尿期,可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多系统的损伤,并发多种严重病情。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下降,导致水钠潴留于机体内,患者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症状,此时机体内容量负荷显着超重,可诱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少尿期阶段可并发多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消化道出血:毒素蓄积于体内,影响胃肠道功能,同时影响血液系统,引起血小板功能下降,导致消化道出血发生;呼吸困难:过多容量负荷可诱发肺水肿发生,表现呼吸困难等;尿毒症脑病:大量毒素蓄积于颅脑内,可产生意识障碍,躁动,昏迷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2

58961次收听

肾衰竭早期是什么症状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通常说急性肾衰竭多见于危重的患者,早期症状被重病所掩盖而不被觉察,同时因急性肾衰竭发展迅速,几乎没有早期的临床表现一发病就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同时伴有离子水平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的紊乱,血压、心肺等一系列的表现,在慢性肾衰竭中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肾衰竭分为五期,由于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在肾衰竭的早期也就是我们说的CKD一到三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仅表现为乏力、腰酸、食物减退、夜尿增多等症状,到CKD3b期时上述症状会加重,到了五期的时候可以出现心衰严重的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等。总结一下在急性肾损伤时一经发现,就出现了无尿、血尿酸周、血肌酐升高的表现,在慢性肾衰竭中可有乏力、腰酸等不典型的早期症状。
语音时长 01:29

2019-10-15

55548次收听

02:09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通常说急性肾衰竭多见于危重的患者。早期症状被重病所掩盖而不被觉察,几乎没有早期的临床表现一发病就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同时伴有离子水平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的紊乱,血压、心肺等一系列的表现,在慢性肾衰竭中根据肾小球滤过滤,将肾衰竭分为五期,由于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在肾衰竭的早期也就是我们说的CKD一到三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仅表现为乏力、腰酸、食物减退、夜尿增多等症状,到CKD3b期时上述症状会加重,到了五期的时候可以出现心衰严重的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等。
02:23
肾衰竭能活多久
急性肾衰竭的死亡率特别是合并有多功能脏器衰竭的,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根据病因不同,生存的时间也有差别,一般病因是慢性肾炎的多囊肾的肾脏原发病的疾病,这种的生存期是比较长的,经过几轮的冲击治疗没有效果,开始进入透析的患者存活数十年。当出现肾脏的问题时,他的生存率有限,一般在发现高血压、糖尿病五到十年会出现肾功能的损伤,血压和血糖控制不好的,很快就进入了透析治疗,一般透析治疗五年的生存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谈起肾衰竭的存活率,要根据急性和慢性是有差别的,急性病因相对重起病快死亡时间数日到数月,慢性的根据原发病的治疗情况来估计预后。
04:27
如何早期发现肾衰竭
肾衰竭的症状比较隐匿,早期不太容易发现,要经常体检。早期要查尿常规,如果尿常规里有问题,如有蛋白尿、血尿,就要重视,做到早期发现。要注意原发病的防治,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原因,痛风可以引起痛风肾,肥胖可以引起肥胖相关性肾脏病。如果不管它,最后就会导致肾脏不可逆的损伤,最后会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老年人肾脏非常脆弱,包括感冒、用药,就会引起肾脏损伤。所以老年人在感冒、感染的时候,一定要查尿和肾功能,要做到定期去体检。如果体检有问题,要及时的干预。要重视生活方式,不良习惯对肾脏造成的伤害。肾脏就是要不伤害它,要保护它,才能做到早期防治肾脏病。
肾衰竭做哪些检查
肾衰竭的检查包括肾功能监测、血常规等,检查的项目不一样,目的也是不一样的。临床上诊断慢性肾衰竭的病人通常要对肾功能进行定期的监测,定期查病人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可能会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各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贫血、钙磷代谢紊乱和电解质的异常,所以要定期给患者查血常规,观察有无贫血。还需要查血里的电解质,血钙和血磷,看病人有无钙磷代谢紊乱。如果有代谢紊乱,要及早进行处理,要给病人查血钾。随着肾功能的进展,病人肾脏排钾的功能会出现问题,有的病人会出现高钾血症,有的病人会出现酸中毒。所以,要查血里的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者是做血气分析。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21

54302次收听

01:56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肾衰竭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对于肾病综合征,如果控制不好,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是血管方面的肾脏疾病,这些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病人的肾功能会出现持续进展的情况,最后就会进展到尿毒症。比如如果高血压患者不用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长期的高血压以及糖尿病,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高血压的病情控制不好,就会容易造成高血压的肾损害,肾小球会逐渐硬化,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最后会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就会到尿毒症期。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对患者的饮食不加以控制,糖尿病进展比较快,也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而且进展会比较快,这种情况到最后,都会发展到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