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中医临床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方法

发布时间:2018-04-1350051次浏览

冠心病心绞痛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属于“胸痹”、“心痛”等病的范畴。近年来,现代医学防治冠心病研究发展迅速,基本可概括为3个方面:(1)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心肌血供;(2)降低心肌耗氧量;(3)增强心肌细胞本身耐缺血缺氧的能力。尽管现代医学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在迅速改善血供、缓解心绞痛发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对如何控制心脏病事件(猝死心肌梗塞)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仍缺乏真正有效的对策。临床和实验研究皆证明,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粘聚、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命质量等作用。尤其是活血化瘀方药的研究较为深入,证明其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机理,除改善心肌血供外,还可调节心肌缺血相关基因,如一氧化氮合酶(NOS)、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参与缺血心肌细胞的自身调节等,在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方法方面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间题。

1. 观察方法相对滞后,限制了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的发展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普及应用,冠心病的诊断有了迅速发展。中医临床由于自身设备条件的限制,虽已有个别单位将核素心肌扫描、冠状动脉造影用于观察中药疗效的报道,但大多数仍然沿用20年前的标准,即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对硝酸甘油类药物的反应。随着人口的老化及并发病增多,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逐渐复杂,非典型心绞痛逐渐增多。普通心电图的可靠性仅在40%左右,硝酸甘油类药物对食管痉挛、狭窄心包炎等引起的疼痛亦有一定的作用,以此观察中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不要说诊断的可靠性,即使肯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也会有诸多因素影响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如心电图,多数病人在心绞痛不发作时,显现正常心电图表现,心绞痛发作时才出现异常变化。而心绞痛发作与否和发作的轻重,与患者的生活环境、习惯、精神状态、活动强度等密切相关。如何排除患者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电图、临床症状的影响,是极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有报道采用次极量级心电图运动试验、24小时心电图监测累计的心肌缺血程度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察结果的可信性。但次极量级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可靠性也只在70%左右,24小时心电图监测对劳累性心绞痛缺乏敏感性。

目前,国内每年皆有一些新的治疗冠心病中药应用于临床,除极少数药物外,大多不能踏进国际市场的大门,其原因除药学研究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成分清楚及药代、药动过程明确的要求外,更为主要的原因则是没有充分采用国际统一疗效标准以证明中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对于疗效的可靠性评价,显然用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客观病理学、形态学证据最具说服力。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纹痛疗效的观察,由于受国内经济条件及传统认识观念的限制,其影像形态学的观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此外,临床研究最强调随机双盲,以排除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由于中药自身性味、色泽等的差异,临床双盲研究有一定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观察结果的可靠性。尽可能采用随机双盲对比方法,按照国际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在疗效可靠性、安全性和长期生存质量等方面与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冠心病西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及以前应用的中成药进行比较观察,才有可能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逐渐提高其研究水平。

2. 辨证辨病结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水平

寻求证和病在疾病某一阶段的相互联系与差异是证病结合的关键所在。在中医辨识疾病某阶段临床症状所属性质(寒、热、阴阳)的过程中,尽可能赋予量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现代医学量化检测指标和症状轻重的相关规律;在中医辨病过程中,吸取西医学疾病包括病理、生理改变的认识,运用中医传统理论,把握冠心病心绞痛某阶段具有的特殊症状的病机特性、证的归属及其病理生理改变和中医病机、证的联系。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应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研究的结合点。

中医、西医尽管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方法,但是中医和西医的认识也有相一致之处。西医学疾病在同一疾病的某一阶段,疾病多有相同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亦大多相似,这种一致性反映在中医临床的认识上,亦应有自己的规律。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期,病理变化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血小板粘附、聚集,血栓形成等,中医认为属“不通则痛”,其不通之因多为气滞、寒凝、血瘀、痰阻等。进而辨之,劳累性心绞痛,因其病因“劳”而发,依据中医动则耗气的认识,认为病机为气虚血瘀,多可采用益气活血方法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要诱因引发的不稳定性心纹痛,疼痛多发生在凌晨4-5时,中医认为多属阳虚寒凝,宜用温阳宣通、活血化瘀法治疗等。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皆显示有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认识,扶正时注重脏腑的特点和脏腑之间的联系,祛邪时注意邪气的性质,不断总结验证,会对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证病有机结合,进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评价,既注意病理生理变化,又注重机体的整体状态,可望得出较为切合临床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在血瘀证和冠心病心绞痛轻重的关系研究方面,国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血瘀证轻重和冠心病心绞痛类型、轻重有一定关系。如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纹痛血瘀症状为重,这也符合现代对证的微观研究的结论。我们比较研究了血瘀轻重和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状动脉病变轻重的关系,证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血瘀证的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尽管因个体差异,使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在临床症状上会有许多不同,但相同病理变化表现在临床上的症状总有一定的规律,这为证病结合提供了基础。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法在冠心病领域的研究,不仅研究了血瘀证轻重变化和冠心病心绞痛轻重及不同类型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将血瘀证状态下的微观变化(如血流变学的改变、血小板功能的改变)作为血瘀证轻重变化的客观标准和冠心病心绞痛的轻重类型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评价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方法,值得冠心病心绞痛中气虚证、痰阻证等其他证的研究借鉴。

3. 发挥自身优势,寻找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突破口

中医方药因其成分复杂,往往一味中药即含有几十种或上百种成分,对某一病理生理改变的单一靶向作用,多不如西医化学合成的药物。就扩张冠状动脉、迅速缓解心绞痛的作用而言,目前还很难有一种中药能与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硝酸甘油、消心痛相比。无论是价格、还是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单一靶向作用的西医化学药物比中药有一定优势。如何在西药有力的参照面前,发挥自身的优势,证实这种优势,不仅是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所面对的间题,也是整个中医临床所面对的问题。

由于单一靶器官作用不如西医化学药物,中医往往把自己的优势归结为整体功能调节。对于许多功能性疾病、精神疾病,中医整体调节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某一病理生理改变基本清楚的疾病,盲目自夸其整体调节的作用,反而会让自身处于替代或辅助的地位。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目的在于迅速缓解疼痛、减少或控制心绞痛发作、预防心脏病事件发生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中医整体调节,无论是调节阴阳平衡,还是气血运行,最终仍要落实到具体作用环节和治病效果上,没有生理病理改变的好转,单纯临床症状改善,不能视为中医的优势。因此,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不能空洞地强调整体调节,还要研究药物的具体治疗效果。70年代以来有关冠心病心纹痛中医药治疗研究证明,中药有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粘聚、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这些药理作用综合反映到整体上的效果如何?这不仅需要实验研究去证实,更重要是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双盲随机对比观察去客观评价。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西医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一般认为有如下优势:(1)毒副作用相对较少,适合于长期应用;(2)一个药物可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多个病理环节;(3)改善患者伴随的症状如气短、乏力,精神抑郁,性功能减退等较为明显;(4)一些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有效成分已显示出了有希望的应用前景,如葛根素、丹参酮、水蛙素,蚓激酶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为观察中药疗效提供了科学方法,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心肌细胞自身抗缺血缺氧损伤能力的思路方法,值得中医研究借鉴,病证结合,在病的基础上,建立客观规范的中医证(包括临床症状和微观病理变化)的标准,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去认识现代医学先进科学方法观察到的病理生理现象,反复验证总结,以形成中医自身的较为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理,开发有效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及单体药物,相信会给人类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带来美好的前景。

相关推荐

03:06
胸口痛吃什么药好得快
吃药前,首先要明确引起胸口疼痛的原因,若由心脏引起的胸口疼痛,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病,该情况下不可自行服药,首先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另外一类胸骨疼痛,如肋软骨炎,可服用一些止痛药对症处理,一般该类疼痛问题不大。还有一类,如食管问题,如食管癌、巴瑞特食管、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该情况下需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药物。另外一种,是腹部器官引起的疼痛,如胆囊结石、胆囊炎,该情况下需通过抗HP治疗,服用抑酸的药物解决胸口疼问题。
01:37
心口像针扎一样疼是怎么回事
心口出现针扎一样的疼痛,通常是出现在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或心包炎、带状疱疹等疾病,这些疾病所引发的疼痛,表现为针扎样或放电样的疼痛,一下一下的疼痛,而不是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能缓解的。对于带状疱疹的患者,在疼痛几天之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的疱疹,对于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吸烟、肥胖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这一类的疼痛也要重视,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系统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脏病,如果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引发的这些疼痛,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01:38
心绞痛的原因是什么
心绞痛主要是由冠心病所引起的。目前已有证据表明,心绞痛的发病机制,除了比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之外,它还包括冠状动脉痉挛、冠脉的微血管功能的障碍等。其次,还有一些非血缘性的原因,比如像贫血,甲亢等也可导致心绞痛的发生;还有一些非冠心病的心脏疾病也可以导致心绞痛,比如说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总脉瓣膜性疾病以及冠状动脉炎等。一旦发生心绞痛,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找医生来查找原因,及时治疗。
01:35
心慌心跳加速失眠怎么回事
存在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出现心慌、心跳加快、失眠,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来了解有没有心律失常。比如频发室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等心律失常。同时还应该注意近期有没有脾气性格的改变,有没有体重的减少等应做甲状腺功能的检查,来明确甲亢性疾病。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人出现心慌、心跳加速失眠很可能是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要是因为日常的压力过大或者经常出现焦虑所致可以进行一下情绪的放松。
心绞痛会引发猝死吗
心绞痛会引发猝死,当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时,没有得到及时的药物干预治疗,血管狭窄情况可进行性加重,也可出现血栓形成的风险,可导致猝死的风险。对于发生心绞痛的患者,需要及时予以扩血管的药物治疗,还需要予以阿司匹林等药物抗血小板治疗,同时需要给予以调脂类药物稳定斑块治疗,此外需要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了解有无危险的心律失常存在,必要时予以相关治疗,可以预防猝死的发生。建议完善心电图、冠脉CTA和冠脉造影检查,判断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对于血管狭窄比较严重的,需要予以介入支架治疗。对于复杂的多支血管病变可能需要外科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还需要继续服用冠心病防治药物,并且按时进行心脏方面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38

2020-12-10

106860次收听

原发性心绞痛怎么治疗
原发性心绞痛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在原发性心绞痛急性期时,需要立即含服硝酸酯类的药物,观察心绞痛的症状是否快速缓解。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药物治疗,比如β受体阻断药,可以减轻心肌耗氧量。也还可以选择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明显的减轻心绞痛症状。其次在原发性心绞痛稳定期,可以服用预防性药物治疗,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比如他汀类的药物用于调脂稳定斑块治疗。对于原发性心绞痛的患者还应该在生活中注意,避免过于劳累、情绪压抑等,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等症状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29

2020-12-10

81142次收听

胸口中间疼是心绞痛吗
胸口中间疼需要考虑是心绞痛,但也要考虑是其他的疾病引起的胸口痛,比如胸部外伤、胸膜炎、胸部肿瘤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都可以引起胸口中间疼痛。当出现胸口中间疼时,先不要慌张,应该注意原地休息,观察症状有无缓解。可以及时就医,完善胸部CT、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判断疾病的类型。如果是炎症感染引起的,需要予以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胸口疼痛的症状。如果是肿瘤引起的,需要予以放疗、化疗、手术治疗。如果是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需要予以抑酸护胃以及促胃动力治疗,可以改善胸口闷痛以及烧灼感。对于冠心病引起的胸口痛,需要予以活血化瘀、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
语音时长 01:39

2020-12-10

91561次收听

长期心绞痛用什么药最有效
长期心绞痛吃什么药比较好?心绞痛的用药方法是大家得积极把握的,正确把握心绞痛的用药方法,才能帮助大家正确的认识并进行积极的治疗,接下来我们就对心绞痛的用药方法做详细的解读。
最主要的心绞痛是什么原因引起
在现实生活中心绞痛是常常发生的,很多人都提出疑问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是什么,到底哪些是最主要的引起心绞痛的原因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文章中来了解下引起心绞痛的原因。1、老年人贫血的发生率相当高,不少人是由于偏食造成营养不良而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心绞痛患者
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大多是由于劳累时突然出现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疼痛可波及一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到达无名指和小指,疼痛的范围有手掌大小,偶尔可伴有频死感或恐惧感,病情严重的还可以出汗,往往迫使患者立刻停止活动,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经过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在1~2分钟内消失,心绞痛发作时,患者表情焦虑,皮肤苍白或者出冷汗,可以有心慌的感觉。如果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是在安静状态下或者夜间发生的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可能在20分钟以上,或者近期稳定型心绞痛逐渐加重,包括发作的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疼痛放射的部位等等,发作时可以有出冷汗,皮肤苍白湿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31

64210次收听

中药治疗心绞痛有用吗
中药治疗心绞痛不只是从身体上对病人有帮助,在心理上也有帮助。对于冠心病病人,使用中药治疗以后可以这么判断疗效:一、体力是否改善,很多病人吃完中药以后,很快的体力就得到明显改善。二、就是看活动耐量是否提高,有些病人心绞痛可能走100米、200米就发作,但是吃完中药以后,可能日常活动都不会发作心绞痛,只有在负重或者上楼梯时才会发作心绞痛,这就表明中药的疗效很好。三、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同时患者自信心也增强。
语音时长 01:23

2019-11-28

58869次收听

01:57
心绞痛的原因
心绞痛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血管痉挛、心肌损伤、肌桥病等。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即供应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在急性的缺血状态下,心肌供血受到影响,患者出现胸痛、出汗、乏力、胸闷等症状;二、冠脉血管的痉挛和其他躯体疾病,合并心肌损伤,原因不主要在冠脉上,而在于有其他的原因,比如风湿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三、肌桥病是指心肌血管冠脉一部分血管的走行不在心肌细胞之间,而在心肌纤维之间,当心脏收缩时,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受到挤压,造成相应的供血区出现缺血症状。
心绞痛治疗方法
心绞痛患者可以使用硝酸酯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等西药进行治疗,也可以服用麝香酮片、丹参片一类中成药,或者用水煎服由丹参、红花、赤芍组成的中药方剂。而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可以做旁路移植手术。
心脏造影后要休息多久
心脏血管造影属于介入治疗的范畴,用股动脉或肘动脉的空心管沿动脉进入心脏的冠状动脉,然后注射造影剂进行心脏造影。一般经桡动脉的24小时候可摘掉止血带,2-3天后可出院,正常生活。一般经桡动脉的24小时候可摘掉止血带,观察没什么大问题的2-3天后可出院,正常生活。
心绞痛的原因是什么
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患上了心绞痛在发病的时候就会出现突然性的心脏疼痛,一般来说会在患者休息不好或者是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发病,可见这种疾病的出现与休息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到底造成心绞痛的原因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