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心内膜炎病因

发布时间:2020-05-0959730次浏览

引起心内膜炎的病因之一就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如果心脏存在着结构性疾病,比如说瓣膜反流或者室间隔缺损等,很有可能会并发心内膜炎。皮肤以及粘膜感染也是诱发心内膜炎的常见因素之一,除此以外,患者的身体素质差也有可能会导致心内膜炎。

在当今社会,患有心内膜炎的人不在少数。该病会引起发热等感染性症状,也会引起心脏不适,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说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要治疗心内膜炎,关键要了解其发病原因,那么心内膜炎病因有哪些?
  1、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导致心内膜炎发病的常见因素之一,比如说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在生活当中很常见,如果不小心被其感染就有可能会引发各种感染性的疾病,其中就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
  2、心脏存在结构性疾病
  如果心脏本身就存在着结构性,那么患上心内膜炎的几率也会大大的增加。比如说有些人患有瓣膜反流、室间隔缺损或者是动脉导管封闭不全,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心脏结构性疾病,若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不仅病情会进一步加重,而且还有可能会并发心内膜炎。
  3、皮肤以及粘膜感染
  如果说皮肤以及黏膜部位出现了感染,也有可能会诱发心内膜炎,比较常见的就是皮肤外伤和口腔感染,手术后的感染也包括其中。不管是皮肤还是黏膜感染,都有可能使细菌进入到血液当中,并且随着血液循环覆盖于心内膜,进而使心内膜产生炎症感染,引发心内膜炎。
  4、身体素质差
  身体素质差也是心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差,动不动就会生病,这样的人很容易被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感染,稍微不注意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其中就包括心内膜炎。这类人平时应该要加强饮食营养,并且坚持做运动,以便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抵制细菌入侵,预防心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急性心内膜炎症状有哪些
急性心内膜炎可分为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引起发热、进行性贫血、全身疼痛、栓塞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细菌性心内膜炎怎么治
细菌性心内膜炎可以采用非手术的疗法治疗,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抗生素治疗,尽量选择能穿透血小板纤维素的赘生物基质,而且长期用药不容易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抗生素,同时还要进行营养支持等其他治疗。如果病情过于严重,则需要考虑做手术治疗。
怎样预防心内膜炎的出现
想要预防心内膜炎的发生,患者首先要注意一下,必须积极去除诱发心内膜炎的病因,还需要治疗诱发心内膜炎的病因;其次,患者必须注意一下自己的个人卫生,远离毒品;最后,患者还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来避免心内膜炎的发生。
心内膜炎需要注意什么
心内膜炎患者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也应该要做好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首先应该要注意做好饮食相关的注意事项,其次应该要做好一些日常的护理注意事项,比较常见的有不吸烟不喝酒,适当的运动,做好个人的卫生工作,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如何预防老年人心内膜炎
想要预防老年人心内膜炎,首先,老年患者在接受牙科检查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肌注链霉素和青霉素来防止链球菌性菌血症的出现;其次,老年患者接受一些胃肠道检查和手术等等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格兰阴性杆菌的发生。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的应用和外科手术治疗两方面。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等,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形成病内膜,或者临近了大动脉内膜,并伴有赘生物的形成的炎症性反应,感染心内膜炎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治疗心内膜是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疗程要足够长,力求治愈。一般为4~6周,对临床高度怀疑本病,还需要培养访问阴性者,可凭经验按照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2周,同时做血培养和血清学检查,除外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若无效,改用其他杀菌药,如万古霉素和头孢菌素。感染心内膜炎复发时应再治疗,治疗过程适当延长。以下种情况也考虑手术治疗:一、瓣膜穿孔破裂、腱索断裂、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三、并发细菌性动脉破裂,或者四支大动脉栓塞。四、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感染性内膜炎,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手术应该加强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控制下尽早进行。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3

4996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