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传染病是什么病体
关键词: #传染病
关键词: #传染病
登革热传染病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热、皮疹、头痛、肌肉和骨关节痛等。
1、病原体: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乙型脑炎病毒属,是一种单股RNA病毒,有4个血清型,即DENV-1、DENV-2、DENV-3和DENV-4。其中以DENV-2和DENV-3最为常见;
2、传播途径: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其血液中可检出病毒核酸,但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称为隐性感染者。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也可作为传染源。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发病后5天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发病后第6天至第10天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3、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为3-15天,平均7天左右。典型病例可分为三期,即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前驱期一般持续2-5天,表现为低热、乏力、厌食等症状。高热期持续2-5天,体温可达39℃以上,并伴有剧烈头痛、肌肉酸痛、眼眶疼痛等症状。恢复期可持续数周到数月不等。
对于登革热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补充等。如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蚊虫叮咬。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登革热,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