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有慢性鼻炎会得鼻癌吗

发布时间:2021-01-2181476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一般来说慢性鼻炎是不会导致得鼻癌的。
二者的差别很大。慢性鼻炎是由于发炎而导致的鼻子出现堵塞,嗅觉消退的情况。而鼻癌诱发因素,一般是遗传性因素,病毒感染和其他污染物质等等,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二者的致病因素是不同的。所以患有慢性鼻炎的患者,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可以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自行采用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在平时的时候要少吃一些腌制类食物,饮食要低油,低盐。这样能够有效减少鼻癌的几率,同时也要多吃水果蔬菜,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慢性鼻炎水肿用什么药
因为慢性鼻炎发生的原因是因为粘膜出现炎症,而慢性鼻炎水肿则是因为炎症而导致鼻甲肿大,所以在治疗慢性鼻炎水肿时,通常会采用一些鼻炎糖浆、鼻炎片等药物,但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而且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们需要谨慎服用。目前治疗慢性鼻炎水肿的药物有很多种,不同的药物在效果上和治疗周期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如果服用相关的药物,则需要在服药期内忌口,一些食物是不能吃的,避免影响药效。对于准妈妈们而言是严禁服用慢性鼻炎水肿药物,一些特殊人群是不能服用慢性鼻炎水肿药物的,不然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21

79646次收听

慢性鼻炎自己会好吗
有一部分慢性鼻炎患者是可以自己恢复的,此现象主要是因为鼻炎情况比较轻,而且临床症状也不是特别重,所以经过日常生活的护理才能慢慢痊愈。患有慢性鼻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调理和鼻腔清洗,来慢慢缓解症状,还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观察慢性鼻炎的情况。如果慢性鼻炎特别严重,而且症状反应很明显,那么则需要配合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主要以中成药为主,同时还要配合鼻腔喷剂。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还是需要定期到耳鼻喉科进行复查,了解药物治疗情况以及鼻炎恢复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调整治疗方案,尽快治疗好慢性鼻炎。
语音时长 01:03

2021-01-21

117128次收听

慢性鼻炎有血块危险吗
慢性鼻炎出现血块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并不会有很大的危险。一般情况下慢性鼻炎出现血块可能是因为药物使用过多,或者是血管收缩剂使用过多,从而引起了血块现象。如果血块一段时间后慢慢消失了,则不需要特别注意,如果血块长时间不消失,甚至还会有疼痛的感觉,那么则需要到专业耳鼻喉科进行检查。进一步确定慢性鼻炎出现血块的原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慢性鼻炎治疗方式有很多,但每个人慢性鼻炎情况不同,所以治疗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去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慢性鼻炎治疗,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慢性鼻炎治疗时间。
语音时长 01:05

2021-01-21

81832次收听

慢性鼻炎要怎么治疗
慢性鼻炎会反复的发作,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影响到病情,目前治疗时需要缓解原发性疾病,考虑局部治疗,药物方面可选择抗生素、中成药,能够改善炎症,具有控制病情的效果。
慢性鼻炎要吃什么药
慢性鼻炎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疾病用药方法也是不同的。肥厚性鼻炎、单纯性鼻炎可选择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萎缩性鼻炎可给予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则可以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具体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决定。
慢性鼻炎可以根治吗
任何疾病要首先明确根治这个问题,任何疾病都没有说是可以这辈子彻底根治的,都会说因为反复的炎症或者反复的会出现重复,但是说能不能把这次治好那是可以的。慢性鼻炎一般都是由于急性鼻炎失治、误治和迁延不愈,或者说急性鼻炎短期内反复发作导致的。慢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是以鼻塞为主,它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它除了这种急性鼻炎转化而来失治、误治转化而来以外,还会因为鼻中隔偏曲导致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的原因一般是先天性的鼻子中间的这中格偏向一侧,或者说形成一个鼓脊,导致鼻腔的两侧的空间不是一样对等,人体的机体有代偿性的增生,过于空旷的鼻腔,它就会使鼻甲过度的增生,增生以后就形成鼻甲肥大,而比较狭窄的侧鼻腔本身位置比较狭窄,也会引起这种增生之后造成了两侧鼻腔不通畅,导致这种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我们知道是由急性鼻炎或鼻中隔偏曲造成的,那么治疗它我们也通过这两方面进行着手。一个是如果得急性鼻炎的时候积极的进行治疗,出现鼻塞、流涕、鼻涕增多这种情况,及时应用一些鼻喷剂或者口服一些鼻炎的药进行阻断它。然后如果出现了反复慢性的情况,也可以口服和外用的药物治疗,都是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如果说出现了鼻中隔偏曲,口服药物不能缓解的,可以进行手术进行彻底的治疗。这些方法都可以彻底把鼻炎在这次发病当中给它一个彻底的阻断。
语音时长 02:05

2020-02-24

61238次收听

03:01
慢性鼻炎的检查
如果出现鼻塞、流鼻涕多等症状,需要到医院进行明确的检查以后,再选择治疗方案。首先要做前鼻镜的检查,其次进一步鼻内窥镜检查。如果发现鼻黏膜有水肿、苍白、鼻腔内有大量的清水涕,建议配合进行过敏原的检测,排除是否有过敏性鼻炎的因素。如果是单纯性的鼻塞,进行鼻内窥镜检查可以查看是否有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以及一些鼻窦的疾病等。明确诊断以后,才能进行对症治疗。比如单纯性鼻甲肥大、鼻中隔没有偏曲,可以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先进行观察,如果确实反复多年,鼻甲粘膜形成特别肥大、暗紫色的充血或桑葚样的改变,应用药物效果不明显或长期使用一些减充血剂使鼻腔造成黏膜弹性降低的药物性鼻炎,可能需要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
02:42
慢性鼻炎怎么治疗
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炎迁延不愈,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短期内反复发作形成的;或者是由于本身鼻中隔偏曲或外伤造成的。鼻中隔偏曲时间过久,形成双侧鼻腔空间大小不一,人体会有代偿性增生,空间较大的鼻腔导致鼻甲肥大,形成慢性鼻炎。如果鼻塞症状轻微,可以选择鼻腔冲洗或者高浓度盐水的鼻腔冲洗;如果症状难以缓解,可以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比如中成药的鼻炎药,可以起到通窍的作用;还有一些鼻喷剂,可是选择中药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西药,减轻鼻腔的肿胀、充血,缓解鼻塞症状。
02:02
慢性鼻炎鼻塞怎么办
慢性鼻炎造成的鼻塞,可以通过剧烈运动、洗热水澡等物理治疗的方法得到缓解。有一个人鼻塞,在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后,引起了药物性鼻炎,鼻塞加重。医生建议他多做剧烈的运动,而且要选择能够大量出汗的运动,因此他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了打篮球。一个月之后复诊,他告诉医生,他的鼻塞症状有明显的缓解。除了运动之外,治疗慢性鼻炎造成的鼻塞,还可以使用鼻用激素和口服的黏液促排剂。实际上用运动的方法缓解鼻塞的症状,效果甚至比药物控制的效果还好。因此,如果得了慢性鼻炎,出现鼻塞的症状,首选使用剧烈、易出汗的运动,洗热水澡等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同时可以配合使用鼻用激素和口服的黏液促排剂。
02:11
什么是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粘膜的慢性炎症,一般鼻黏膜的炎症病程超过12周,即三个月,被称为慢性鼻炎。慢性鼻炎可以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两大类,非过敏性的慢性鼻炎相对较少,主要包括药物性鼻炎、激素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职业性鼻炎等。过敏性鼻炎约占慢性鼻炎的50%到80%,而且比例越来越大。过敏性鼻炎患病人数逐渐增加主要是因为过敏性鼻炎与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抗菌药物滥用有关,特别是儿童的抗菌药物滥用,使用抗菌药物以后,有益菌也会被杀死。
慢性鼻炎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患者最常出现鼻塞、流涕以及咽喉干灼、隐痛,有时还有头昏脑胀。这个病并不严重,但是非常顽固,滴药治疗并不满意。引起慢性鼻炎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鼻子本身以外,还有许多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慢性鼻炎症状,不良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这些都可以导致慢性鼻炎的发生。
慢性鼻炎的术后注意事项
慢性鼻炎是需要及早做治疗的,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建议患者注意鼻腔部位的清理,可以用生理盐水来清洗,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患者需要保护好鼻腔部位,注意保养,相信很快就可以恢复到健康状态的。
01:52
慢性鼻炎症状
慢性鼻炎包括这几个类型,一个是慢性单纯性鼻炎,一个是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主要的症状仍然是鼻塞。有的人是交替性鼻塞,有的人是持续性鼻塞。一般来说单纯性鼻炎是交替性鼻塞。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是慢性肥厚性鼻炎,就是持续性鼻堵。它会随着鼻炎的进行持续加重,它可能会先期出现的是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症状,然后会进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加重可以形成慢性肥厚性鼻炎,就造成持续性鼻塞的一个症状。
慢性鼻炎症状是什么
慢性鼻炎包括这几个类型,一个慢性单纯性鼻炎,一个是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主要的症状仍然是鼻塞。有的人是交替性鼻塞,有的人是持续性鼻塞。一般单纯性鼻炎是交替性鼻塞,比如说,躺在床上往左边躺右侧的鼻腔,就是上面的鼻腔就通气儿,再反过身来,往这边躺的时候就是下边的鼻子堵上了,然后上面的鼻子通气,这呈交替性鼻塞。另外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就是慢性肥厚性鼻炎,就是持续性鼻堵,它会随着鼻炎的进行性加重,它可能会先期出现的是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症状,然后会进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加重可以形成慢性肥厚性鼻炎,就造成持续性鼻塞的一个症状。
语音时长 01:09

2019-11-05

66005次收听

慢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鼻炎是影响着很多人的一个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很多鼻炎患者经常性的呼吸难受,特别是遇到感冒,就更是一言难尽,其中慢性鼻炎更是普遍,慢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通常可以通过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等方法来进行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