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太低会得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1-09-0973340次播放
视频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红细胞压积偏低该怎么办
红细胞压积MCV偏低提示可能存在贫血,此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贫血的病因,然后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案。红细胞压积MCV偏低需要结合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总量来分析,根据血红蛋白水平来确定贫血的病情严重成分,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范围,但是在90g/L以上时认为是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60-90g/L水平是中度贫血,血红蛋白低至60g/L以下是重度贫血。红细胞压积MCV正常参考值范围是80-100g/L,如果低至80g/L以下是小细胞性贫血,高至100g/L以上是大细胞性贫血,根据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及血红蛋白水平的情况,来初步判断贫血可能的类型。一般来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其次是地中海贫血,比较少见的有铁粒幼细胞贫血等;大细胞性贫血比较常见的就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要根据贫血的类型、贫血的严重程度等进行治疗,补充造血的原料,如硫酸亚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积极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平时也需要从饮食结构上进行调理,多吃一些富含铁、叶酸的食物,如各种瘦肉、牛奶、海鲜食物等。红细胞压积如果明显偏低,进行血常规检查,除了红细胞异常,血小板、白细胞也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还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外也可能是骨髓增生性疾病造成的贫血,这种情况下需要去医院血液科就诊,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明确贫血的原因。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是什么原因
中性粒细胞低于4.0×10^9/L就是偏低的情况,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2.0×10^9/L被定义为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上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病毒感染,此时血常规检查结果中会有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下降,患者往往也存在发热、咽痛、头痛、流鼻涕等流感症状。经过抗病毒治疗一周左右,再次复查血常规时中性粒细胞数量会恢复到正常。第二,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可能是慢性病毒感染,需要做慢性病毒排查,另一种可能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造成的,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或者干扰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等。如丙硫氧嘧啶或者他巴唑,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另外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也可能造成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第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此时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综合征等患者,伴有中性粒细胞的轻度下降。第四,血液系统的病变,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白血病,都可能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来明确原发病。
血红蛋白偏低什么病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红蛋白合成的减少和破坏的增加两个大方面。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的原因,第一,最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等,不同类型的贫血发生机制不同,但是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都会发现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第二,骨髓造血功能异常造成的,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有关系;一些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放疗或者化疗期间,也会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贫血的情况,此时血红蛋白也是偏低的。第三,肾性贫血,如肾功能衰竭期的病人,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此时也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血常规检查也会发现血红蛋白明显偏低。血红蛋白破坏增加的原因:第一,机械性破坏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大手术后,如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机械性损伤造成血红蛋白减少,术后一段时间患者有贫血的情况。第二,失血过多的情况下,造成血红蛋白偏低,如外伤大出血、女性月经不调、剖腹产手术等,失血过多造成血红蛋白的下降。第三,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病,吃了蚕豆以后造成的溶血反应;输血后或者器官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也会有急性溶血反应,此时血红蛋白破坏的比较多,也会导致血红蛋白明显下降。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比例50%-70%,淋巴细胞比例20%-40%,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为(0.8-4)×10^9/L。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血象检查时都是以粒细胞升高为主,这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下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象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会下降,所以此时单纯看淋巴细胞计数也是降低的。第二,一些传染病急性期,如严重的细菌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此时就会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第三,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专门攻击淋巴细胞,会导致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此时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计数就会下降。第四,药物治疗的影响,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烷化剂治疗、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过程中,一些化疗药物等,影响骨髓造血,此时也会造成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第五,其他比较少见的病变,如淋巴细胞减少症、丙种蛋白缺乏症等,可能造成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相对差一些。血常规检查时,遇到淋巴细胞计数轻度下降时,一般没有临床诊断意义,但是淋巴细胞明显下降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复查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穿刺检查等。
02:5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怎么造成的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常规项目,是一个可以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说明血小板的大小差别比较明显,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一些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巨幼细胞贫血、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第二,脾切除手术以后,短期内也会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第三,一些血栓性疾病,也可能会有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还需结合血小板总数的情况,其他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第四,血小板分布宽度轻度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大病初愈的表现。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本来是比较低,通过一系列治疗后刚刚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多数情况可看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增宽。因为之前血小板降低,代偿作用下骨髓加速制造血小板释放到血,机体自我调节来纠正血小板降低这种状态,一些大的血小板还未完全分化好就被释放到血液中了,所以造成细胞体积不太均一,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这种情况一般是一过性的,通常并没有临床诊断无意义。但是如果持续血小板分布宽度持续升高,此时应该应到血液科就诊,根据检查结果的情况进行具体诊断。
01:58
红细胞体积偏低怎么回事
红细胞体积偏低的原因如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引起红细胞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补充铁剂以后,这部分病人随着贫血的纠正,血红蛋白的上升,红细胞体积多数可以迅速的恢复正常。二,地中海贫血的病人,血常规可以检测出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减少。地中海贫血基因导致血红蛋白肽链的合成障碍,生成的红细胞体积很明显小于正常的红细胞。三,炎症性贫血所导致的贫血,一部分病人会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减少。建议病人到血液科就诊,检查后确定导致红细胞体积减小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03:06
淋巴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
若看到淋巴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偏低,主要还是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这种中性粒细胞的偏低,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激发体内的T淋巴细胞中的CD8细胞,也就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当中性粒细胞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给予支持治疗。对于中性粒细胞降低,建议在中性粒细胞小于一点五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轻度减低时,可以观察为主,或者吃一些口服的升粒细胞药物。如果粒细胞低于一点零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可能还需要给病人打一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02:55
血常规血白细胞偏低怎么回事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10×10^9个/L,一般认为白细胞小于2×10^9个/L的时候,就是一个偏低的状态。白细胞偏低最常见的应该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在1.5×10^9个/L以下的时候,认为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应该是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以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感染。还有药物性的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中性粒细胞低到了1.0×10^9个/L以下,还要考虑,粒细胞减少是不是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引起的。
02:49
血小板比积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比积是血常规化验当中血小板的项目,比积高实际上是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偏高一点,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的,更多情况下是把血小板的比积和血小板的数量放在一起去看。血小板的比积高或者是血小板的数量增多,跟很多的疾病是有关系的。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常见的就是一些感染性疾病,还有一些出血性疾病。还有像肿瘤性疾病也是由于局部的血管非常的丰富,就会出现有出血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也是血小板要代偿性的增多来对抗出血的问题。
什么情况需要查凝血
血液净化有什么作用
血液净化并不是任何人都是可以来进行的,血液净化是一种治疗手段,主要是对于一些中毒或者是肝肾功能出现问题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必要手段。血液净化能够排除血液毒素、调节酸碱平衡以及代谢紊乱、清除炎症因子这三个主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血色素高怎么办
血色素又称血红蛋白,如果检测的数值偏高要引起重视。生理性因素比如喝水少等等会引起偏高的情况,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甲状腺疾病、心肺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等,要及时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
升白细胞的药有哪些
升白细胞的药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效果较好的主要有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同时也可选择使用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和核酸原料类药物进行治疗。而在具体服用时需根据疾病类型,一般造血功能低下患者可服利血生、维生素B4,免疫抗体异常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液病有哪些症状
血液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贫血、突发性出血、黄疸、脾肝肿大。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头晕、胸闷,严重的还会突然性流鼻血或者发现脾肝变大,这个时候就需要赶快去医院检查。预防血液病一般是需要注意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老年人春季锻炼宜“四防”
春节过后,阳光灿烂,寒风变暖,公园里锻炼的人多了起来。但是,锻炼身体也要讲究方法,特别是中老年人,在乍暖还寒的时候,锻炼身体要注意“四防”: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