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2-10-1165943次播放
视频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禁忌症
消化道管壁一般从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针对大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变,通过内镜向病灶局部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并应用特殊电切刀,将病变黏膜或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一种治疗方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禁忌症。一、不适合做内镜的人,不能做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二、粘膜下不能充分抬举的病人,也是其相对禁忌症。三、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服用抗凝剂的患者,在凝血功能未纠正前,严禁行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四、病变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比如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就不太适合做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最主要就是,预防患者的出血和穿孔。对于出血、穿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护理上严密地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腹腔穿刺术的术后护理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前准备
包括心理准备和身体准备。心理准备主要是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身体准备包括如下方面。一.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练习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等。二.胃肠道准备:患者应在手术前1至2天开始进流食,胃镜下治疗需禁食禁水6至8小时,肠镜下治疗前需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等进行充分肠道准备。肠道息肉行电切除时,应避免使用甘露醇作为肠道清洁剂,因其在肠道内分解易产生易燃性气体。必要时,可肌注山莨菪碱,减少胃肠蠕动。三.服用祛泡剂:如西甲硅油,有去表面张力的作用,使附于黏膜上的泡沫破裂消失,视野更加清晰。术前准备术前准备事项与肠镜检查基本相同,术后因需要禁食。为确保安全,患者应在术前将既往病史、现病史、过敏史、用药时等相关情况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如目前正在应用相关药物,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并遵医嘱服药。应遵医嘱进食,并适当服用肠道清洁剂,促进肠内容物排出体外,术前需摘除假牙首饰等物品,并妥善保管,为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便于术后护理。
上消化道内镜下止血容易引起的并发症
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目的
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运用特殊内镜器械,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消化道黏膜,及粘膜下病变的内镜治疗方法,是内镜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体消化道主要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组成,消化道管壁一般从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针对大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变,通过内镜向病灶局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并应用特殊电切刀,将病变黏膜或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一种治疗方法。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主要用于治疗,下消化道巨大息肉或平坦息肉,早期癌、黏膜下肿瘤等病变。下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无需开腹,利用内镜即可切除病灶,而且无需切除肠道,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可明显提高。
02:21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老是放屁怎么办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老是放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正常情况。术中为确保安全,便于导入内镜并准确观察病变,术后(中)还需要向肠腔内注入少量气体,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此出现腹痛或腹胀,如出现腹痛或腹胀,应尽量放松缓慢深呼吸。术后需进行X光检查,以明确是否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可能会因术中注气过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胀或腹痛,此时可尝试适当进行腹部热敷,下床活动或保持俯卧体位,促进排气。通常3-4小时后随肛门排气,症状即可逐渐好转。因此术后老是放屁属于正常情况。此时无需特殊处理,通常过段时间后,症状可自然缓解或消失。二、胃肠功能紊乱。多与服用肠道清洁剂,促进肠内容物排出体外,清肠时腹泻,肠镜术中刺激有关,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以及肠道消化吸收不好,出现术后老是放屁的状况,还可伴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三、肠易激综合征。这种情况多与手术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有关,引起肠蠕动异常,出现肠息肉切除后老是放屁的状况,多伴有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
01:34
什么是上消化道内镜下止血夹止血
内镜下止血夹止血是指通过内镜孔道送入金属夹(钛夹),对肉眼可见的出血性血管和病灶直接夹闭的止血方法。属机械方法,不引起黏膜组织的凝固、变性、坏死。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患者通常取侧卧位,紧咬牙垫,医务人员经口缓慢导入内镜后,沿食管向胃十二指肠逐渐推进探查并明确出血部位,确认出血部位后,医务人员将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显露血管,通过钛夹置入器利用钛夹钳夹出血部位,应连同组织一起钳夹。
01:32
什么是上消化道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止血
患者通常取侧卧位,紧咬牙垫,医务人员经口缓慢导入内镜后,沿食管向胃十二指肠逐渐推进探查并明确出血部位,确认出血部位后,医务人员经自活检孔道送入注射针,将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或肾上腺素注射于出血病灶,每一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射4至6点,每点注入1.0至2.0ML,视病灶大小,总量6至20ML。如注入血管内,则每次5至l0ML。注射后需要观察数分钟,出血停止即退出内镜。几乎所有上消化道大出血都可以用上消化道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止血法暂时控制。
01:35
什么是上消化道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
患者通常取侧卧位,紧咬牙垫,医务人员经口缓慢导入内镜后,沿食管向胃十二指肠逐渐推进探查并明确出血部位,确认出血部位后,医务人员先清除血凝块,并调试好高频电发生器的电凝电流强度,一般调在3至4档。自活检孔道送入球形电极,当电极与病灶轻轻接触,立即通电,每次数秒钟,用脚踏开关控制,直视下见黏膜面发白、冒烟、出血停止,即撤去电极。观察l至2min,出血停止后退出内镜。对喷射状出血、活动性渗血或有半球形血管显露的出血效果较好。
02:22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过程
治疗前通常需进行全身麻醉,并服用袪泡剂,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摆放体位后,将牙垫置于口中,轻轻咬住并固定。治疗过程中避免吞咽口水,使其自口角自然流出。如出现恶心、呕吐、呛咳等症状,应尽量放松,并严格遵从医务人员指导,以便安全顺利的完成治疗。准备就绪后,医务人员会经口缓慢导入内镜,明确病变部位后标记切除范围,若病变位于食管,进行碘染色。位于贲门区,进行碘和美蓝双重染色。位于胃或直肠,进行美蓝或0.1%-0.4%靛胭脂染色。应用微探头超声内镜,确定病变位于黏膜层。当病变位于黏膜层时,于病变黏膜下注射含美蓝的甘油果糖溶液,再用针式切开刀点出切除边界。随后向病变所在部位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部位隆起,待病变完全隆起后,沿标记点切开黏膜,逐步剥离并显露黏膜下层后,完整剥离并切除病变。治疗通常需要十五分钟至一小时,具体时间视病灶大小、位置不同,会有所不同。切除的病变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经组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宫腔镜手术是怎么手术
- 2 包皮手术什么时候手术
- 3 缩胃手术是怎样的手术?
- 4 宫腔镜手术是什么手术
- 5 脊椎手术和其他手术有哪些区别
- 6 包皮手术是指什么手术
- 7 颈椎手术有哪些手术方式?
- 8 人流手术哪种手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