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管外科

预约挂号
简介: 学术地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中国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全国委员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单位,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血透通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2015慢病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技术推广工程项目(国家级)区域VDM中心示范基地。

技术优势

1.对各种动脉瘤、动脉硬化闭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静脉瘘、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淋巴管瘤、血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后遗症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

2.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介入治疗或开放手术,及介入与开放相结合的“杂交手术”。如: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球囊扩张、支架置入+人工血管转流;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导管取栓术。

3.熟练开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曲张静脉剥脱术+交通静脉结扎术”,微创化的“曲张静脉激光治疗”及国际最新手术方式“经皮透光曲张静脉旋切(TriVex旋切)”术和“曲张静脉泡沫硬化治疗技术”,真正做到微创、美观、无痛苦。

4.针对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缺血及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5.熟练开展肾功能不全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及人工血管透析瘘手术。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困难及血栓形成的自体及人工血管透析瘘的处理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科室简介

血管外科专业是1990年由该科王子范教授创立的。是当时全省唯一拥有血管外科专职医师的医院。在院、科室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王子范教授的带领下,该院血管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当时的1名医生、10张病床发展为现在的拥有30余名医务人员、2个病区、87张标准床位的独立的学科。该科现有医师9名、护士27人。其中医生队伍有高级职称4人,具有博士学历者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历者3人,硕士生导师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护理团队有主管护师人,护师9人,研究生学历1人,在读研究生3人,本科学历20人。

科室年门诊量约10000余人,年收治患者2300余人,年手术台数1800余台。科室先后开展了各种动脉瘤、急性肢体动脉缺血症、动静脉瘘、脉管炎的经脉化手术、雷诺氏综合征的交感神经末梢离断术、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转流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手术、激光及旋切微创治疗浅静脉曲张手术、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症(KTS)的手术治疗及各类动静脉疾病的开放与介入手术相结合的杂交手术。尤其是王子范教授于1990年率先开展的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重建手术,至今已经完成5000余例,无论是手术总例数,还是手术效果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赞同。先后有内蒙、新疆、甘肃及湖南、湖北等省市的患者慕名前来手术治疗。

现科室拥有外周血管工作站一台,半导体激光治疗机1台,动静脉旋切治疗系统1台,主要用于动静脉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

成果/创新

在积极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科室积极支持开展科研工作,获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及卫生厅科研立项5项,获得科研基金资助30余万元。全科医护人员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SCI文章5篇。

新近开展:(1)静脉曲张的激光及旋切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不留瘢痕、不影响患肢美观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好评。(2)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为众多肾功能不全患者透析创造了条件。(3)肢体气囊间歇加压方法为肢体淋巴性水肿、静脉血栓后遗症的治疗创造了新的途径;(4)先进的湿性敷料引流技术,使长期难愈的慢性溃疡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血管外科医生列表

血管外科相关咨询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