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型肝炎能治好吗

发布时间:2019-03-0449099次浏览

有些人群在肝脏受到炎症或者病毒感染时,往往会伴随有皮肤和眼珠颜色发黄的症状,这就可能是患上了黄疸型肝炎,而这种疾病的病情一般比较严重,所以被诊断的患者就十分担心会难以治愈。那么患上黄疸型肝炎能治好吗?

一、黄疸型肝炎能治好

黄疸型肝炎并不是不治之症,患者在确诊后只要经过科学用药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并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不过要注意应加强对肝脏的保护,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工作,以便避免肝脏功能受损,给身体带来二次伤害。

二、黄疸型肝炎怎么治疗

1、西药治疗:该病患者在治疗时一般需要使用利胆消炎类药物,具体可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以及腺苷蛋氨酸片等。而为了减轻肝脏代谢负担,还需要搭配服用一定剂量的养肝护肝药物,比如护肝片等,如果出现腹胀和恶心的症状,就要加强支持治疗。另外,若是病毒感染所致,就需要加服抗病毒药物。

2、中药治疗:中医中药疗法对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患者需要坚持做到辨证施治,如果是属于湿热蓄积型,就需要坚持以清热解毒和清肝利胆为治疗原则,可用水煎服由生首乌、连翘、丹皮、大青叶以及板蓝根组成的首乌汤。若属于湿热毒邪瘀滞型,可服用药物成分为茜草、茵陈、淮山药和甘草的中药方剂,如果是肝阴虚夹湿型肝炎,就可选用三乌茵陈汤,以便达到养阴清肝和退黄疸的功效。

总而言之,黄疸型肝炎是可以治愈的,而且治疗方法也有多种,患者就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疗法,并注意加强对肝脏的护理。

相关推荐

黄疸型肝炎是否传染
黄疸型肝炎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黄疸型的肝炎。其实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的因素。比如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可能会出现黄疸、胆红素的升高、周身皮肤的黄染、眼睛的发黄这种情况,这种黄疸型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去救治,及时地治疗。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像药物性的因素也会导致黄疸型的肝炎,或者是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比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也会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这种黄疸型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另外,有些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也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这种黄疸型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还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25

91113次收听

01:40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要看其原因。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因素。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黄疸、胆红素升高、周身皮肤黄染、眼睛发黄,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及时治疗。其他因素,如药物性的因素或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部分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未完全发育完善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可分为病毒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性。病毒性黄疸性肝炎具有传染性,而其他类型黄疸性肝炎不具有传染性。
黄疸型肝炎的饮食
对于黄疸型肝炎患者来说,想要病情不再加重,那么注意饮食方面的事项十分重要。这不光要求人注意饮食的烹调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多种营养物质的适当摄入,比如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另外,对于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乏力、头痛、头晕、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黄疸性肝炎大多是由于肝炎病毒、药物或者酒精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引起胆小管阻塞,导致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不同程度增高,所引起身体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进行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总胆红素升高。除眼黄、尿黄、皮肤黄的表现之外,黄疸型肝炎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道症状,通常会有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感,特别是餐后会加重。全身症状包括乏力,甚至会有头痛、头晕的类似感冒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性因素造成黄疸型肝炎,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黄疸型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通常会有凝血功能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9294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黄疸型肝炎可以一般治疗:饮食上保证热量、优质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适当饮水,注意休息,然后是病因学治疗:根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治疗手段,第三个是退黄治疗,使用改善黄疸的药物来治疗胆汁淤积,促进黄疸的消退。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使用药物或者其导致肝损害的病理因素,使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组织被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同时伴随有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液颜色加深、大便较稀或便秘。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时,应鉴别黄疸的类型,判断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6435次收听

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黄疸肝炎能治好。黄疸型肝炎需要在病情的早期,明确病因,积极的进行治疗和调理,绝大部分的黄疸型肝炎都是可以治好。从黄疸型肝炎的病因来看,很多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因有肝炎病毒感染,还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等。因此,首先要通过病史和查体检验来分析病因,有针对性地加以干预,同时加强护肝降酶治疗,促进肝功能的改善,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检测生化指标。病人要注意自觉戒酒,尽可能戒烟。合理科学地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全面的同时,适当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适当锻炼,避免长期熬夜,是可以帮助肝炎的治疗和康复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57695次收听

急性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急性黄疸肝炎能治好。急性黄疸型肝炎涵盖的范围比较广,生活中常因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引起。急性或者持续性的肝脏损伤会引起胆红素增高导致黄疸,都可以发生急性黄疸型肝炎。如果是甲肝和戊肝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这个是可以完全治疗痊愈的,一般治疗两周到三周就可以根治。以甲肝为例,甲型肝炎是由于感染甲肝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大多数轻度到中度的患者经过有效保肝退黄治疗,能在1~3个月内完全恢复。如果是急性乙型或者丙型黄疸型肝炎,可能转为慢性乙肝,需要根据病情需要抗病毒治疗。少数比较重的黄疸型肝炎,可出现急性肝脏衰竭而发生死亡。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60045次收听

什么是黄疸性肝炎
当肝脏损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胆汁分泌、转运和排泄过程中功能下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两倍,这时就会出现黄疸性肝炎。黄疸性的症状有乏力、胃脘不适、皮肤发黄和小便变黄等。而黄疸性肝炎的治疗需先去除诱因,再保肝退黄治疗。
黄疸肝炎传染吗
黄疸肝炎是目前社会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类疾病,患者如果是病毒性的肝炎,就会引起一定的传染性,而且还会伴随着很多的并发症,比如会有乏力、恶心、呕吐的现象,而如果是轻微的症状,不属于病毒性,那么这类症状的传染性不是很大,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治疗。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的确具有传染可能性,且会通过粪口等多种途径发生传播,所以有必要进行隔离,而患者一旦被诊断就要及时接受治疗,可用水煎服胆草、连翘、栀子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方剂,且要做到辨证施治,也可以服用熊去氧胆酸以及其它利胆护肝类西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