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的病因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08-1552877次浏览

胃肠道粘膜的通透性增高主要是由于胃癌和结肠癌因癌组织坏死脱落而引起相应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大量从胃肠道漏出丢失。干细胞都有各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绝大多数情况下原癌基因的特性不表达出来,不会形成致癌物质,因此也就不能发育成癌症细胞。以下疾病也是可能会引起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的病因:

a1594.jpg

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是由原始新生细胞(干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分化而来,何时生长何时死亡都是受机体控制的,不会疯狂失控生长。
  1、胃癌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3:1。癌变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未经治疗者平均寿命约为13个月。
  2、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胃肠道伴癌综合征
  胃肠道伴癌综合征系指由于消化系的某些癌瘤所伴发的一些症候群。它不包括肿瘤的一般全身性影响, 如黄疸、发热、消瘦等, 也不指经典的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胃肠外表现。

相关推荐

胃粘膜肠化能治愈吗
胃粘膜肠化能治愈,但仅限于早期、轻度的肠化。胃粘膜肠化的病因是胃黏膜发生炎症损伤后,胃粘膜自身的修复不足而导致胃黏膜重出现了柱状上皮,柱状上皮属于肠绒毛上皮,因此称为胃粘膜肠化。肠上皮化生的好发部位是反复炎症刺激的位置,比如胃窦粘膜上皮。胃粘膜肠化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胃镜和病理活检,定期观察肠化的状态,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已经发展胃中度不典型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也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时期。治疗方面,有幽门螺杆菌的首先根除幽门螺杆菌,其他治疗主要用保护胃黏膜和抑制胃酸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22

69327次收听

胃粘膜病变严重吗
胃粘膜病变是否严重主要看胃镜下取组织活检的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组织细胞发生癌变,就可以确诊胃癌,表明是癌症。如果没有癌变,就是普通的胃黏膜病。胃黏膜病包含的疾病范围非常广,常见的胃黏膜病变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穿孔、胃黏膜良性肿瘤、胃息肉等。根据病理改变不同,病情轻重缓急也不同,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急性胃溃疡起病在数小时之内,病势急,只要不大出血、不穿孔一般不威胁生命。许多胃黏膜病变虽然不是癌症,但是属于癌前病变,应该引起注意,即使无症状也应该积极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22

83412次收听

胃粘膜病变是什么意思
胃粘膜病变指的就是胃粘膜在通过某些药物或者是病毒细菌刺激下,胃粘膜变的溃疡而不完整,所以就会出现胃粘膜的病变。有胃黏膜病变的病人,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吃一些养胃的,并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非常坚硬粗糙的,油炸类的,烧烤类的,非常油腻不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少喝咖啡、浓茶、饮料等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经常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避免经常熬夜、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作息。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2

72467次收听

胃底粘膜下隆起严重吗
胃底黏膜下隆起多见于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是癌性病变造成,所以具体严重程度需要根据其病理活检结果而定。胃底粘膜下的隆起病变,主要是粘膜下的隆起灶,常见于一些平滑肌瘤,胃间质瘤,胃脂肪瘤,胃纤维瘤等疾病,胃底粘膜下隆起,只描述了部位在胃底粘膜下,外表为形态为隆起,性质不能确定,想要确定是什么性质的疾病,一般需要进一步查超声胃镜或取病理进行活检。如果只是良性的病变,一般定期做胃镜检查即可,但是如果复查有增大或恶性的趋势,需要尽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2

83066次收听

胃黏膜受损可以修复吗
胃黏膜受损是可以修复的,这需要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改善症状。胃病主要靠养,所以针对胃黏膜受损的患者,首先,要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等食物的摄入,减少由于食物因素造成的胃黏膜损伤的加重。其次,避免饮酒以及胃黏膜损伤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止痛药、消炎药等等。另外,最重要的是需要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引起胃黏膜受损的具体病因,针对原发疾病积极进行治疗,同时应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麦滋林等等对症治疗。平时饮食要注意按时规律,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22

81286次收听

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如何预防和治疗
胃肠道粘膜的通透性增高多见于胃癌和结肠癌因癌组织坏死脱落而引起相应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大量从胃肠道漏出丢失。下面介绍一下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如何预防和治疗。
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的饮食禁忌
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的治疗主要是原发癌瘤的切除,也可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治疗,对控制腹泻有效。要克服心理障,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病人会表现出特征性的反应。开始一段时间表现为怀疑、否认或绝望,病人可能会说“这肯定搞错了”,“治疗有什么用”。情绪烦躁,病人内心表现有焦虑、抑郁,生理上会产生失眠、厌食和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对未来感到渺茫。为了防止增高,下面介绍一下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的饮食禁忌。
什么原因会引起胃镜下表现出广泛黏膜红斑
胃镜下表现出广泛黏膜红斑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表现,应与各种胃部症状相鉴别诊断。特别应与胃黏膜充血水肿鉴别,胃黏膜充血水肿是因为胆汁、胰液和肠内碱性液体向胃内反流引起。
胃镜下表现出广泛黏膜红斑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胃镜下表现出广泛黏膜红斑、马赛克征,胃黏膜特别是胃底部出现散在红点或多发的重染红点及自发性出血,多能确诊。胃镜下表现出广泛黏膜红斑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表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渗出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常见于胃炎,各种胃炎均可见此类不典型的改变。
胃粘膜增粗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胃粘膜增粗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的临床表现之一,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胃部疾病。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粘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日常生活中因注意饮食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