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伤人能否避免
10%重性精神病人有攻击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
目前,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以至于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精神病与暴力划等号。其实,精神病的表现多种多样,冲动、攻击行为只是众多症状的一部分,常出现于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约10%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冲动、攻击行为,这个比例其实与普通人群冲动、攻击行为的发生概率相近。但发生在精神病人中的冲动、攻击行为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导致大家恐惧,是因为精神病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残暴性等特点,同时难以防范、后果严重。因此,加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及精神病患者监护人在精神病管理方面的责任,为加强精神病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不及时诊治易引发意外
我国精神病患者人数庞大,但相关医疗机构数量不足,按照现有注册精神科医师统计,专业医师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比例是1∶800,加上较为严重的歧视现象,很多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精神病人引发意外事件原因复杂,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诊治。
很多精神病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意接受治疗,究其原因是由于普遍存在的歧视和病耻感。如果我们能为病人创造宽松的环境,以更加包容、理解、尊重的态度与他们相处,就会避免或减少这些隐患。精神疾病同其它疾病一样,可防、可控。
然而,多数人由于对精神病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歧视,本来应该当面说、大声说的一些看法、想法,却是小心翼翼地私下说、小声说,结果使本来就以敏感多疑为症状的患者更加敏感,甚至引发愤怒情绪。精神病患者和其他人一样也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多鼓励并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而不是过多地表达无奈、不屑,甚至反复提及“有病”、“不正常”等字眼。对于偶然遇到有攻击倾向的患者,不要试图用暴力遏止,更不能激怒他,而是要在尽量安抚的基础上,选择报警或者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人士来处置。
家属“灭火器”很关键
从一般心理障碍到严重精神疾患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他们中的许多人,平常看起来和常人毫无二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健康。当其中一些人面临就业、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其无助和挫折都可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信”,瞬间点燃“炸药包”,而家属在“灭火”方面则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神病系统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只有系统的治疗,才能尽量减少病情的波动、复发。督促患者系统治疗,是家属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平时,家属要督促患者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善于发现病情波动的蛛丝马迹,确保患者病情稳定。需要提醒的是,家属易犯以下几个错误:否认家人有精神疾病,讳疾忌医,延误治疗时机;过分害怕药物副作用而不给患者用药;求治心切,频繁换药;见好就收,擅自停药。
家属是患者战胜疾病的帮手、朋友,要善于发现患者的长处和进步,适当忽略患者自身的不足,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家属对病人既不要过度保护,也不要放任自流,应放手让病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给予必要指导和帮助;冲动攻击行为与其它症状一样,能通过治疗得到良好控制,不能因为病人曾出现过这样的行为就担心害怕,而将病人丢弃在医院。大家共同做好精神病的管控工作,才能将精神病的肇事肇祸风险降到最低。
警惕5大高危因素
有研究显示,发病年龄早、患病时间短、男性、家庭负担重、监护差,是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高危因素,而完善的精神疾病防控体系能将这种风险降至最低。
这个防控体系包括提供急性期治疗的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恢复社会功能治疗的康复机构,提供精神病服务的社区机构。在这样一个体系里,急性期患者能及时门诊、住院治疗;稳定期患者能得到康复训练;出院的患者有人管理;对居家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监护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和看护知识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