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治疗吗

发布时间:2018-05-1658783次浏览

上周我出门诊时遇到一位病人哭着来诊。她告诉我,她自幼感染乙肝病毒,但一直肝功能正常,自认为是携带者,不用治疗,所以从不去医院做系统检查。最近因要做妇科手术,术前检查发现,肝脏已有早期肝硬化的迹象,特别害怕,手术都不想做了,专门到我们医院看肝病。她问我:“不是说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用治疗吗?”

的确,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都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再加上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损害轻微,而此期治疗的效果又不太好,所以,一般情况下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暂缓治疗。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代偿能力很强,轻微的小损伤不仅不会引起病人出现症状,而且也往往不能通过一两次肝功能检测来发现,需要经常检测,动态观察。我国2015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强调:“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因为并非一次肝功能正常即可确定是否为免疫耐受期的慢性HBV携带者。需要动态观察,1年内至少3次ALT正常,每次间隔3个月以上才能确定为ALT正常。

上周同样有一位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前来就诊。以前的就诊记录,肝功能一直正常,肝脏弹性检测也很正常。但这次检查发现,ALT升高到60单位,再进行肝脏弹性检查,肝纤维化有了明显进展。因此建议他开始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肝功能正常不等于肝脏没有病变。美国有研究显示,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穿刺病理检查的结果显示:肝组织炎症≥G2者和纤维化≥F2者分别占18%和34%;ALT为1~1.5倍正常值上限者肝组织炎症≥G2和纤维化和≥F2者分别占34%和54%;当ALT >1.5倍正常值上限时,62%的患者肝组织炎症≥G2,78%纤维化≥F2。

我国也有研究显示,ALT < 30 U/L、< 40 U/L、< 60 U/L、< 70 U/L、< 80 U/L及≥80 U/L时,肝脏炎症≥2级者分别占1.1%、3.0%、7.1%、7.5%、8.6%及42.0%;而肝纤维化分期≥F2者则高达53.3%、55.2%、55.0%、54.8%、53.1%及57.9%。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代偿能力很强,轻微的小损伤不仅不会引起病人出现症状,就连肝功能检测也常常显示不出来任何异常。

因此,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尽管可以暂缓治疗,但不能疏漏监测,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尤其是对病毒活动情况、肝脏纤维化情况进行监测。

乙肝治疗不仅要看肝功能是否正常,还要看患者的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多种因素。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与年龄有明显的关系。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显示,慢性HBV携带者炎症分级≥G2级或纤维化分期≥S2者的比例,11~29岁组、30~39岁组和40~60岁组分别为26.5%、39.4%和58.1%,随着年龄的增长,肝纤维化发生的风险越高。

有乙肝病毒感染家族史的患者肝病更容易进行。一项988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研究发现:乙肝健康恢复组、慢性肝炎组的患者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为2.2%和47.5%,母婴传播的比例分别为56.3%和93.7%,在肝硬化患者中高达96.4%的患者均为母婴传播感染[4]。因此,我国2015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如果HBV DNA阳性,ALT正常或未达到2倍正常值上限者,“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①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2级以上)或纤维化,特别是肝纤维化2级以上。

②ALT持续处于1×ULN至2×ULN之间,特别是年龄>30岁者,建议行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若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2级以上则给予抗病毒治疗。

③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一次),年龄>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家族史,建议行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若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2级以上则给予抗病毒治疗。

④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肝功能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项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硬指标。肝功能正常不等于肝脏没有病变,乙肝病毒感染者要定期监测,不要被1次肝功能正常所蒙骗。定期监测,全面评估,及时治疗,才能防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疾病进展。

相关推荐

03:25
乙肝表面抗体大于500怎么回事
乙肝表面抗体是乙肝五项或者叫乙肝两对半化验单里边的重要的项目,化验单里边只有一个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并且滴度大于500是一种好现象,推测病人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表面抗体大于10就是阳性,只要是阳性就能够保护身体不再感染乙肝病毒也说明注射疫苗是成功的,这个抗体滴度越高越好,抗体滴度越高不代表抗病毒能力就越强,而是抗体滴度越高越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乙肝五项的化验单除了表面抗体之外,还伴随有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和乙肝e抗体阳性,3个抗体阳性代表的是既往感染已经进入恢复期,正常的免疫力清除掉了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并产生了乙肝的保护性抗体,3个抗体阳性同时表面抗体大于500也是好现象。
打完乙肝疫苗后禁忌
接种乙肝疫苗后,少数人会出现一些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比如说发热、低热、周身不适,还有的人有轻微的过敏,还有的人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红肿、硬结等等,所以接种乙肝疫苗以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做剧烈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当天不要洗澡,避免注射的针眼部位感染;不要喝酒,不要吃海鲜类的、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导致过敏的症状加重;也要避免当天洗澡,使注射部位针眼感染。总之,接种疫苗以后要注意这几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不良反应的一些症状。
语音时长 01:13

2021-07-09

102168次收听

01:42
满月打乙肝疫苗反应有哪些
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让宝宝按照0、1、6的免疫程序来进行接种。乙肝疫苗相对副反应比较小,个别的情况下有低烧,局部注射红肿、硬结,极个别人可能会有过敏反应,但是发生率非常少。所以宝宝在进行第一针,也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接种后没有不良反应,满月的时候再接种第二针,基本上也没有不良反应。第一针和第二针还有第三针,乙肝疫苗的剂量、剂型都是一样的。如果第一针没有反应,后面也不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不是满月的时候,就会有不良反应发生。
01:51
为什么乙肝病毒不能完全清除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核酸会进入到肝细胞的细胞核内,在细胞核内形成一个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它是一个共价闭合、环状的病毒的核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DNA为模板,不断地复制病毒的DNA,不断合成新病毒,然后再释放到肝细胞外面去。目前的抗病毒药,都是抑制病毒DNA的复制,但是很难有针对细胞核内这种原始模板,也就是cccDNA的特效药物,不能够把这种原始模板清除。所以乙肝病毒很难从人体内彻底清除掉,因为这种原始的模板,它的稳定性很强,存活寿命也很长,这也是乙肝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
01:42
乙肝预防针需要长期打吗
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在出生的时候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其实是可以保护终身免疫的,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些人可能在10年左右的时间可能抗体就逐渐消失了,已经是比较低的状况了。建议在10岁左右的时候复查一下乙肝的抗体,看看是不是还是有抗体的状态。大多数人日常生活对保护抗体存在是没有问题的,一般乙肝接种疫苗之后是可以长时间的保护,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的,可以产生持续的保护作用。 乙肝疫苗的注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都是可以免费接种的。
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的3种途径
医务人员长期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接触乙肝病毒污染物的机会多余其他传染病,感染乙肝的途径主要包括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皮肤破损后接触到被污染血液及体液、密切接触乙肝患者感染。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居家要如何护理
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居家护理只要遵循保护肝脏、抗乙肝病毒治疗及家庭个人卫生处理的3个原则,就能够达到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扩散和降低感染病毒的几率.
乙肝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乙肝的检查手段主要有实验室检查,指的是血常规和尿常规,通过指标变化可以初步推断肝脏功能受损程度,再根据肝功能检查进一步推定乙肝病情发展程度。同时,还要进行乙肝五项检查,从而推断体内乙肝病毒扩散感染情况以及是否体内存在乙肝抗体。而且通过腹部B超可以观察到肝脏异常形态,以及周围组织、器官是否发生病变。
02:49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危害
乙肝大三阳代表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而且可能是慢性感染的状态。这种乙肝病毒感染后,如果没有得到病毒的有效清除,可能会导致慢性化。如果慢性化既定的时间点是6个月,也如果检测表面抗原阳性了,这个时候就认为是一个慢性的乙肝病毒感染的状态。对于这种慢性感染状态,如果肝功能正常不需要做太多干预,定期到专科医院进行相应的化验检查即可。如果出现了疾病活动或慢性进展,要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实际上本身当时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但是它慢性感染后,会增加肝硬化或肿瘤的风险。
哪些人是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
机体免疫力较差、医护人员、儿童、孕妇、老年人是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机体免疫力较差。如果人体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因此身体免疫力差的人是乙肝病毒的易感人群。由于免疫力低下,人体在乙肝病毒放侵时无法识别和清除病毒,导致机体受到感染,而患上乙肝。二、医护人员。医生与护士由于工作的原因,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患者接触,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接触到乙肝患者的分泌物、血液等,从而增加了乙肝病毒的感染几率,因此医护人员也是乙肝的易感人群之一。三、儿童。儿童的身体还处于正在发育的阶段,其身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当乙肝病毒侵袭人体时,不但无法正确识别和清除病毒,还很容易产生免疫耐受性,最终导致身体长期携带乙肝病毒。四、孕妇。女性在怀孕之后,身体需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于是在孕期会大量进食,可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同时抗病能力也有所降低,导致乙肝病毒在侵袭人体时无法及时将其清除。因此,孕妇也是乙肝的易感人群之一。五、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会出现下降与退化,此时身体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都会下降,特别是肝脏功能也会出现明显退化,导致肝脏的血液量减少,肝脏的吸收、代谢与解毒能力会随之减弱,在受到乙肝病毒的侵袭时,肝脏无法将病毒有效清除。乙肝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的疾病,不仅对患者自身的健康会造成影响,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将疾病传染给人,导致人患上同样的疾病。乙肝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而引起。
语音时长 02:35

2020-02-13

62426次收听

乙肝大三阳会转肝癌吗
乙肝大三阳是会转变成肝癌的。乙肝传染途径是通过性生活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乙肝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三项检测指标都是阳性。乙肝大三阳体常见症状面色灰暗、没有光泽、黑眼圈严重、这是慢性肝炎的早期症状;皮肤发黄、还会伴有发热、怕冷、肝区的疼痛、全身极度的乏力等;眼睛发黄表明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出现黄疸,说明病情加重;蜘蛛痣和出现肝掌,掌心发白却没有血色;皮肤瘙痒等症状;消化道的症状食欲不振、不喜欢吃油腻、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一系列症状。乙肝大三阳会导致:一、大三阳可以进一步发展成肝炎,不过据资料显示:当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只有10%的患者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二、大三阳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有人在所谓无症状大三阳中检查,发现3%已成为肝硬化,只是症状不明显而已。还有人对这些人进行“肝细胞活体组织检查(肝活检)”,发现绝大多数大三阳的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三、大三阳尚有极少数可转变成肝癌。因此,对无症状大三阳必须加以重视。总之,乙肝大三阳是有传染的,需要定期复查,出现肝功异常,要积极治疗。不吃有损害肝脏的药物或者是食物,不要喝酒、熬夜。
语音时长 02:21

2020-02-13

57203次收听

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HB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三种途径。在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占30%~50%,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慢性HBV感染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目前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已较少发生。HBV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纹眉、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性传播途径是指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工作、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目前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的证据。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1

47429次收听

慢性乙肝饮食的注意事项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的有感染乙肝病毒以后,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肝脏的炎症。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所以可以引起一些消化道的症状。比如恶心、腹胀、乏力、不想吃饭。这些症状就要求医生在临床上对病人的饮食要进行一定的管理。第一,可以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喝酒,尽可能的少吃辛辣油腻的食品,因为会影响消化功能。第二,不能暴饮暴食,因为乙型肝炎对糖代谢有调整作用,所以要尽可能地要防止肝性的血糖升高这种情况出现。第三,过度的脂肪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过多的蛋白质也不需要,但是一般蛋白质不太受限制,除非病情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因为蛋白质对人体肝脏合成蛋白还是有必要的,所以一般也会要求病人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清淡的饮食、严格的戒酒、适当的休息,这种管理对乙肝的恢复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38

2019-12-18

58673次收听

乙肝DNA检查结果如何看
乙肝DNA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是比较重要的,首先就是要看具体的数值,一般都是以100为标准,另外就是看一下具体检测标准,因为所采取的试剂有所不同,灵敏度也会不同,如果不明白的话,可以请求医生看一下检查结果,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乙肝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
乙肝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的出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本身就应该引起重视,首先就不要喝酒,另外也不应该吃辛辣的食物,高脂肪的食物,同时也应该拒绝高盐饮食,除了这些之外尽量不要多吃甜点,否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