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1061597次浏览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在发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只是体检时发现;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厌油腻、食欲不振、黄疸、发烧、寒战等不适症状。
  1、右上腹疼痛
  少数患者在患病早期会有右上腹疼痛症状,尤其是饱餐或吃油腻食物时疼痛更加明显,甚至出现右上腹绞痛。
  2、肠胃不适症状
  胆囊息肉堵塞,胆汁排泄不畅,影响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厌油腻、食欲不振等表现。
  3、黄疸
  个别患者在胆囊息肉发病早期还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小便发黄的黄疸症状,这也与胆汁排泄不畅有关。
  4、发烧寒战
  有些患者在出现胆囊息肉时,还会合并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此时可能会有发烧、寒战等不适症状。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会不会通过呼吸传染
胆囊息肉会不会传染呢?根据临床资料表明,夫妻双方同时或先后患上胆囊息肉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许多市民就会认为胆囊息肉具有传染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胆囊息肉并不具有传染性,之所以会夫妻同患是因为胆囊息肉的发病与所处的环境及饮食习惯有关,夫妻生活在同样
胆囊息肉会不会传染给人
胆囊息肉不会传染。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胆囊息肉有多大的遗传性
遗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今年来胆囊息肉的患者是越来越多,胆囊息肉对患者而言会增加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患者,要合理调整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胆囊息肉有多大的遗传性?
哪类人容易遗传胆囊息肉
哪类人容易遗传胆囊息肉?有的家庭有多名成员都有胆囊息肉,所以有人怀疑胆囊息肉有遗传性,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临床上所指的胆囊息肉包括有由胆囊炎症所引起的黏膜息肉样增生、胆囊黏膜细胞变性所引起的息肉样改变、胆囊腺瘤性息肉以及息肉样胆囊癌等。
胆囊息肉注意哪些事项
胆囊息肉发生后要做根据息肉直径大小决定是否做手术。若直径小于1公分,定期观察即可;若大于1公分,要外科手术干预,且将息肉切除后做病理性检测,明确疾病类型,了解有无癌变可能。胆囊息肉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胆囊息肉不需任何治疗。这是由于胆囊息肉直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癌变。胆囊息肉主要病理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胆固醇性息肉,不会癌变;另一种是腺瘤样息肉,可能癌变。对于胆囊息肉,单纯从影像学上看,包括做B超或做增强CT,有时很难完全明确胆囊息肉病理类型,需通过手术把胆囊切除,之后做病理切片,分析病理类型。无论什么类型的胆囊息肉,只要息肉直径在一公分以下,定期监测和随访,包括每半年左右去做次胆囊B超,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即可。对息肉大于一公分的情况,要尽早进行外科手术干预,主要是指把胆囊息肉连同胆囊一并切除,同时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理性质。
语音时长 01:58

2020-03-16

56378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很多人会误把病变和癌变画等号,那么英文的病变相对应的单词是lesion或pathologicalchanges,而癌变是cancer。两者的含义是完全不一致的,病变所包含的疾病范围远远超过癌变,那么胆囊息肉样病变根据其性质主要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良性的或非肿瘤性的胆固醇性息肉。看到胆囊息肉样病变这样一个诊断,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胆囊上长的是肿瘤。往往绝大多数都是不发生癌变的胆固醇结晶,需重视的是其中有发生腺瘤或潜在癌变的这种单个大息肉的可能,对于这样的潜在癌变的腺瘤性息肉,要积极的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24

60713次收听

胆囊息肉多大要手术
胆囊息肉非常常见,那么有的是单发有的是多发在超声的时候可以进行检查,那么我们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原则要根据其胆囊息肉的性质,生长速度,有无癌变风险来进行判断;如果说从息肉大小来讲,那么超过一公分的无疑呢是具有手术的指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有关胆囊息肉的治疗指南,都把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作为手术的一个指征。那么对于很多年轻人由于多数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所以呢,我们建议对于超过一公分的多发胆囊息肉,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认其性质,如果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则可以继续观察,而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息肉越大,其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那么腺瘤性息肉超过一公分则建议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0

2020-02-21

61821次收听

03:09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胆囊息肉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最常见的胆固醇性质的息肉,另外一类是腺瘤性质的息肉。胆固醇性质的息肉和人体胆固醇代谢和胆囊的功能密切相关,当胆汁中的胆固醇成分增加时,胆固醇会从胆汁里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壁上,就形成了最常见到的胆固醇性质的息肉。随着胆固醇结晶的不断增加并积累,息肉就会越来越大。腺瘤性质的息肉是由于胆囊上皮细胞的增生而形成的,但是这种增生是良性的。胆固醇息肉和胆囊腺瘤性息肉有的时候可以合并存在成为混合性息肉。不管是哪一种性质的息肉,都不需要太过紧张,定期复诊,当它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听从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03:02
如何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治疗,要看胆囊息肉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息肉的大小,息肉的数目多少,一般认为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胆固醇性质的息肉主要是因为胆固醇成分在胆汁中过高,这有几种形成原因,比如病人的肝脏代谢不良,高脂高油高盐饮食的饮食习惯,导致高脂血症,会使胆固醇比例升高,形成胆固醇息肉。另外一种是胆囊上皮的良性增生造成的,也就是腺瘤性的息肉。只要息肉大于一公分,通常就是有手术指征,要及时治疗,否则发生胆囊癌和息肉恶变的几率会大大地增加。
02:10
胆囊肌腺症是什么病
胆囊腺肌症属于一种慢性炎症,病因尚未清楚,属于一种良心胆囊疾病,不过弥漫性胆囊腺肌症危害性大,需要及早借助外科手术治疗。胆囊腺肌症是一种胆囊的慢性炎症,其具体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往往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增厚,对于胆囊腺肌症,根据及分布特点分为弥漫性胆囊腺肌症,截断性胆囊腺肌症和局限性胆囊腺肌症。认为胆囊腺肌症属于一种良性胆囊疾病,其发生癌变的风险非常低,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胆囊腺肌症,像弥漫性的胆囊腺肌症,由于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丧失功能,建议,尽早的通过外科手术。而阶段性的胆囊腺肌症甚至在胆囊上不止一处出现了局限性的胆囊壁增厚,这种情况胆囊腺肌症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则建议手术切除胆囊,对于局限性的胆囊腺肌症,往往是在胆囊底部出现非常局限的胆囊壁增厚,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观察其病灶大小形态的变化,而不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02:49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病变大于一厘米,做胆囊切除手术;不到一厘米,密切随访观察。胆囊息肉样病变其实跟胆囊息肉基本上是同一概念,只是有些时候B超大夫在进行B超检查的时候,并不能确认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结石,可能会写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从临床的观察来看,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囊息肉,而胆囊息肉的治疗,是以直径来做临床决策。息肉直径大于一厘米,建议做胆囊切除手术;息肉直径不到一厘米,建议密切的随访观察,包括半年左右复查一次超声,然后观察它息肉大小的一个变化。对于息肉而言,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很难控制息肉的生长速度,所以主要还是以观察为主。
胆囊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小,症状较轻的时候,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并对右上腹进行按摩热敷,缓解疼痛症状。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大,患有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应该及时手术治疗,防止癌变。
胆囊息肉是否能癌变
胆囊息肉是良性病变,会随时间的推移缓慢增长,增长过程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增长迅速,就有可能会继发癌变。对胆囊息肉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胆固醇性息肉癌变的几率相对小,单发息肉的关注度会高一些,从影像学上不好区分。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21

59247次收听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区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一般都是单发息肉,是发病率相对比较少的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长大可能会出现恶变倾向。在临床上更多的病人是息肉样变,这种息肉随着它的生长,有些就会形成胆囊结石,这种息肉也可以称为早期的胆囊结石。
语音时长 01:17

2018-09-07

62496次收听

01:46
胆囊息肉会复发吗
对于患有胆囊息肉的病人来说,如果是在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后,很小的息肉消失,患者痊愈,但是在停药以后过一段时间,有可能会出现息肉复发的现象。因为药物会帮助胆汁的代谢,能够使得很小的胆固醇结晶,出现慢慢消退的情况。如果患者停药,病人自身的胆汁代谢,可能就又会恢复到原先的状态。所以,很可能会出现息肉复发的情况。如果胆囊息肉的患者,是做完手术以后,也就是进行保胆取石的手术治疗,这种息肉,在取出来以后,术后的复发率也是非常高,如果不进行一些药物的配合治疗,来进行干预,患者的胆囊息肉,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所以,患有息肉的病人,一定要在做完手术以后,进行定期的随访,并且,患者一定要做好定期的复查,以免出现复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