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穿孔

发布时间:2020-03-2557651次浏览

概述

简介:

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可导致休克和死亡。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临床症状:

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腹痛腹胀,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腹部检查有明显改变。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营养代谢支持;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可行穿孔修补,肠部分切除或肠造口术。

流行病学:

肠穿孔是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并发症,常有食用变质食物或疫区接触史,好发于青壮年。

严重性:

导致肠管壁坏死、破裂、穿孔,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内,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是否医保:

门诊及住院治疗者,均可以医保报销。

病因

病因:

1、内在因素:常发生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道病、肠道憩室、肠道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绞窄性肠梗阻、嵌顿疝、也可见于肠伤寒、慢性结肠炎、结肠阿米巴等。

2、外在因素:暴力直接撞击腹部中央时,小肠中段易被挤压于脊柱上而破裂(如从高处坠落或突然减速)往往引起相对固定的肠段如空肠起始段和回肠末段的损伤;在钝性伤中,由外力从前方直接撞击、碾挫引起的破裂,以位置较为表浅的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居多,腹部及腰部遭受暴力,可伤及升结肠或降结肠,因挤压造成肠腔内突然上升所致的胀裂,容易发生在盲肠段。

症状

典型症状:

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即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早期症状:

腹痛,腹胀。腹痛突然发生,呈持续刀割样疼痛,并在深呼吸与咳嗽时加重,疼痛范围与腹膜炎扩散的程度有关。

中期症状:

发热、寒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中毒性休克表现。

晚期症状: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常有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

诊断

诊断依据:

远端小肠破裂时,由于内容物化学刺激性小,症状体征发展较慢,有可能造成诊断延迟。脊柱或骨盆损伤本身可引起腹痛、腹胀及肠鸣音消失,若同时肠破裂,后者容易被忽略。腹腔穿刺或灌洗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出现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比容下降,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血生化检查:可有低钠低钾等血清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2、影像学检查:

(1)腹平片:可现实膈下游离气体,明确诊断。

(2)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积液。

(3)C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鉴别:

1、急性胰腺炎:血清和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升高明显,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CT检查显示胰腺肿胀、胰周渗液等。

2、急性阑尾炎:一般症状较轻,且常局限在右下腹,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

治疗

治疗方针:

病情较重或引发弥漫性腹膜炎者建议手术治疗;病情较轻或手术不耐受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日常护理:

加强口腔及皮肤的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的发生。卧床休息,以减轻胃蠕动和减少热量消耗。病人取半卧位,床头抬高45度;禁食,胃肠减压;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呼吸等。

营养治疗:

术后初期以流质为主,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饮食。

药物治疗:

抑酸治疗,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甲砜霉素等。

手术治疗:

原发疾病的基础治疗;明确诊断肠穿孔诊断的同时,明确肠穿孔的部位和病因;因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一经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手术要根据肠穿孔的病因及穿孔部位、穿孔时间、腹腔污染程度、病人的一般状态等进行选择。可行穿孔修补、肠部分切除或肠造口术。

补液治疗:

肠穿孔术后需要禁食,不能吃任何东西,不能喝水,只能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每日的静脉输液量大约在2000ml~2500ml之间。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预后情况:

肠穿孔的预后决定于治疗的时机与适合的外科治疗。早期手术,预后较好,若手术时间延迟,死亡率较高。目前肠穿孔只要是患者的本身身体条件允许,没有绝对的手术禁忌症,首选是建议手术治疗,目前还有胃肠手术,腹腔镜下肠穿孔修补术,术后恢复快,创伤小。

饮食

饮食调理:

少食多餐,清淡为主。

饮食建议:

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可吃流食,如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米粉等。

饮食禁忌:

不宜过早饮用牛奶,因牛奶性寒易致胀气。不要吃过夜食物,不要吃腌制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生冷食物。

预防

预防:

1、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季节转换时注意保暖,戒烟戒酒,少吃或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2、尽量不用或慎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高血压病人要尽量避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如有关节炎等病变必需服用激素或消炎痛等非甾体抗炎药时,应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另外,还可服用泰胃美,它属于H2受体阻滞剂,是一种较常用的抑酸剂,它能适度地抑制胃酸分泌,且副作用也比较小。

3、病人一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一旦发现有消化性溃疡,应遵医嘱作正规治疗并定期复查,直到溃疡全部愈合为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