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发布时间:2019-09-1855908次浏览

这些年来患有乙型肝炎的人群有很多,在这种过程中我们首先就应该做好全面的预防措施,其实他传染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会通过血液传播,也会通过唾液传播,更加也会通过体液的一种方式传播,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乙肝在生活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所以每一次当大家在听到这种疾病时,也会觉得特别的害怕,就担心自己会不会也患有这种疾病,所以说,在生活中大家在看到乙肝患者时,往往都会选择远离,其实我们首先就应该知道乙肝通过什么途径传染呢?
  一、血液感染
  乙型肝炎等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血液。通常当皮肤溅起或出血在身体上时,如果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接触,很容易感染乙肝,另外一方面主要也就是因为输血所造成的,在非正规诊所或医疗机构输血,那么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就出现乙肝的现象,所以如果需要输血,一定要去卫生条件好的正规医院治疗。
  二、唾液传染
  人与人之间的口腔接触也很容易感染乙肝,比如接吻,或者是间接的接触到唾液都会成为乙肝病毒的感染途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尽量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和乙肝病毒患者一起,否则很有可能就会通过间接的一种方式导致自己感染了这种疾病,而这些也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一些内容。
  三、体液感染
  乙肝病毒很容易通过体液传播,上面提到的唾液只是一个方面。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可以“附着”在乙型肝炎病毒上,也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性交中,如果一方患有乙型肝炎或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就必须通过避孕套来预防疾病感染。而这一些其实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病情,那么就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必须要积极的接受预防,只有如此才能够减少患有疾病的出现几率。

相关推荐

乙肝病毒通过哪些方式传染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乙肝传播途径包括血液及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破损皮肤黏膜接触传播等,传染性的强弱与患者体内的病毒量成正比。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国家,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估计有4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此外,性生活传播、血液传播也是乙肝较常见的传播途径。虽然乙肝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及乳汁中均可能存在乙肝病毒,但乙肝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最高。在唾液的含量很低,所以共餐等行为一般是不会导致乙肝的传播。但若同餐的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呈高水平复制,而正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情况,通过唾液污染公用的碗筷传播乙肝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如家人或同事等密触接触的人中有乙肝,餐具及其他个人用品尽量分开单用。并建议去检查乙肝两对半,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已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不会被乙肝感染。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建议去注射乙肝疫苗,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语音时长 02:16

2021-07-09

83551次收听

01:57
成年人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吗
成年人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是阴性的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成年人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是阴性的,那么对乙肝病毒的感染也没有免疫力和抵抗力,一旦有暴露的机会,有可能会造成乙肝病毒的感染。其他的一些高危人群,比如家庭当中有乙肝患者,或者是经常接触血液、血制品,或者是肾功能衰竭,需要经常做血液透析的,这样的人群都是属于高危人群,还有艾滋病患者,这些免疫功能低下的这些人群也要接种乙肝疫苗防止乙肝病毒的感染。
01:54
两对半二五阳性是什么
乙肝两对半是乙肝病毒的血清标记物,包括第一项表面抗原,第二项表面抗体,第三项E抗原,第四项E抗体,第五项核心抗体,二五阳性也就是第二项表面抗体阳性和第五项核心抗体阳性。如果乙肝两对半的血清标记物呈现二五阳性就代表这个人既往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后来自己又把病毒清除了,现在有了表面抗体阳性,对乙肝病毒感染就有免疫力。病毒清除了以后,第一项表面抗原就检测不到,说明病毒清除了。核心抗体是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标记,就是感染过乙肝病毒,即便病毒已经清除了,可能核心抗体还要存在很多年。
两对半的正常值
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为0.5ng/mL。乙肝表面抗体的正常值为10U/mL,e抗原正常值为0.5PEIU/mL,e抗体正常值为0.2PEIU/mL,乙肝核心抗体的正常值为18PEIU/mL。乙肝两对半也称为乙肝三系统,其主要包括的项目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以及乙肝核心抗体五项。一般患者需要根据数值的多少以及是阴性还是阳性,进一步判断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一般对于乙肝患者,如果出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以及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多称为小三阳,一般没有病毒的复制。如果肝功能正常,可以继续观察。如果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以及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多称为大三阳,大三阳的患者一般有病毒的复制,需要进一步抽血查乙肝DNA,看病毒有没有复制。如果病毒有复制,合并谷丙、谷草转氨酶的升高,要积极的考虑抗病毒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21-06-07

86343次收听

乙肝五项发光法正常值是多少
一般来说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需要综合五个项目的结果进行判断临床意义,乙肝五项发光法参考值共有五项数据: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它的正常范围是0-0.5ng/mL,如果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就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是一个感染乙肝病毒指标。2、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正常值范围是0-10mIU/mL,乙肝表面抗体小于10,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弱,因此小于10的时候要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3、乙肝e抗原(HBeAg)的正常值范围是0-0.5PEI/mL,乙肝e抗原代表传染性,病毒复制活跃。4、乙肝e抗体(HBeAb)的正常值范围大于0-1.5PEI/mL,乙肝e抗体和乙肝e抗原成对立,乙肝e抗体呈阳性,则乙肝e抗原转阴。5、乙肝核心杭体(HBcAb)的正常值范围是0-0.9PEI/mL,乙肝核心杭体是乙肝病毒感染指标,代表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语音时长 01:45

2021-05-26

75631次收听

02:31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检查叫两对半,首先是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其次是异抗原或异抗体,半就是核心抗体。有乙肝表面抗原就是阳性的,治疗乙肝好没好要看乙肝表面抗原是不是阴转,伴随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表面抗体出现,只有出现表面抗原阴转表面抗体变阳的病人是临床痊愈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病人自愈,自动的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出现,大部分的人注射乙肝疫苗,形成表面抗体,形成保护性的抗体,从此不再得乙肝。打了乙肝疫苗表面抗体出现,就说明保护成功。
01:35
乙肝疫苗属于活疫苗吗
一般来说乙肝疫苗不是一个有活性的疫苗,就属于灭活的疫苗的情况。大家接种乙肝疫苗还是比较安全的,现在接种乙肝疫苗也是广泛普及的情况,所以基本上人群都是广泛接种乙肝疫苗的。如果原来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可以到医院做一下相关的检查,如果需要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去接种一下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疫苗产生乙肝抗体之后,可以保护我们免受乙肝的感染,有了乙肝保护性的抗体之后,就不用担心乙肝的感染。所以没有打过乙肝疫苗的人,还是建议完善相关的乙肝五项的检查之后,就去补打一下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携带者危害有哪些呢
有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以为乙肝病毒携带不会有什么危害,因为这种疾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从而,让很多的患者忽视了疾病的存在,生活中也没有做相关的护理,专家提出,其实乙肝病毒携带是存在潜在危害的,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危害有哪些呢?
什么是乙肝患者常见的症状
核心提示:持续或反复出现,体征明显,如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脏肿大,质地中等硬,多数脾肿大,肝功能损害显著。乙肝疾病虽然非常常见,但是该病在临床上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这是造成大家忽略疾病的根本原因,如果在平时能够感觉出乙肝的症状,说明这种疾病已经发展到很严重了,必须及时
乙肝携带者可以治愈吗?
专家你好,前不久在一次体检中检查出感染了乙肝,乙肝两对半中第一项阳性,肝功能检查正常,也没有肝炎症状,医生说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暂时不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但自己老觉得自己是个病人,也担心那一天它就发病或者变严重了,所以我想进行治疗,请问乙肝携带者能治愈吗?这是乙肝携带者通常问的问题,对此,我们请专家做了总结。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这样疑问的情况非常多,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治愈吗?感染乙肝后,乙肝
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
乙肝大三阳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不饮酒。乙肝大三阳的患者经常会关心自己的饮食健康问题,觉得吃什么对病情有利、哪些食物吃、哪些食物不能吃。但是对于肝病科的医生而言,患者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指标进行制定,比如大三阳的患者应该进行肝功检查,如果肝功完全正常肝脏没有炎症,此时是没有饮食禁忌的。但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建议乙肝大三阳患者要荤素搭配、均衡饮食。进行适当的锻炼,同时不能饮酒、不能熬夜,这是乙肝大三阳的病人要特别注意的。乙肝患者饮食保健原则为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不饮酒;适当锻炼,不熬夜。如果大三阳的病人检查过后发现转氨酶明显升高,肝脏有明显的炎症,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限制高脂肪饮食。因为高脂肪的饮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需要肝脏分泌更多的酶去消化吸收溶解这些营养的成分,这样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脏有炎症的时候需要好好休息,才能让肝脏的炎症尽快恢复。对于转氨酶升高的活动期大三阳病人,要限制高脂肪的饮食,建议以清淡低脂肪的饮食为主活动性乙肝患者饮食要注意坚持清淡低脂肪饮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
语音时长 02:03

2020-03-10

49606次收听

02:09
甲肝和乙肝哪个更严重
甲肝和乙肝哪个更严重,其实没有可比性。因为在甲肝中也有轻的患者,比如感染之后的隐性感染人群连临床症状可能都不出现,也有非常严重的,比如肝坏死以后肝衰竭。乙肝和甲肝的预后有所差别。甲肝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急性感染能够完全恢复的过程,基本上不会转成慢性。但是乙肝病毒感染就不同了,如果幼年期在免疫系统功能建立之前出现了乙肝病毒感染,将来就有可能发展到乙肝病毒携带,在成年免疫功能开始健全以后,可能就会出现免疫清除,就会导致肝炎发作,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来会发展到肝硬化或肿瘤。
乙肝的治疗方法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来的乙型传染病。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分为一般性的治疗,急性肝炎或者是慢性肝炎的活动期,需要住院治疗,要卧床休息,营养要合理,保证维生素,蛋白质,热量,不要喝酒,维持电解质的平衡等。抗病毒的治疗,根据病情可以用抗病毒的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福韦和免疫调节治疗,可以用胸腺素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还有新的免疫疗法用乙肝DNA疫苗免疫复合物的治疗等。还同时用护肝的药物,促进肝细胞生长,保护肝细胞不损害,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的治疗,包括甘草酸二铵,腺苷蛋氨酸等。还可以通过中药来改善症状,使肝功能恢复,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等。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不能喝酒,不吃损害肝脏的食物和药物。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30

56721次收听

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人群有哪些
需要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人群主要有四大类,第一,就是存在严重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的患者;第二是谷丙转氨酶持续增高1~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第三是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的患者;最后就是已经患上肝硬化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肝病毒与乙肝病毒有何不同
机体免疫系统对原病毒抗原产生的抗体,在迅速突变的新病毒株面前很快失效;而再产生刚刚能对抗新病毒抗原时,病毒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至今没有研究出预防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也没有有效的免疫学方法预防或治疗丙肝病毒感染,而且导致病毒感染后容易难以清除,成为慢性感染者。